刘锡通:为什么要纪念林连玉?

日期:2015年9月2日(星期三)

时间:下午4时正至下午5时正

地点:林连玉纪念馆

受访者:刘锡通律师

访问者:李亚遨

记录者:康碧真

刘锡通(林连玉基金顾问,2015年)
刘锡通(林连玉基金顾问,2015年)

 

马来西亚华社最重要的领袖

林连玉先生已经逝世三十年,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纪念他?在进行访问前,刘锡通律师提出了这个值得让大家思考的问题,并举出三项实例来说明林先生的重要性。第一、郑良树博士在〈华族社会第一世家——敬悼林连玉先生〉提到,“从建国以来,华族社会尽管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和事情,但那些只是供‘白发渔樵江渚上’闲聊的资料,在青史的纪录里,华族社会几乎一直都在交白卷。司马迁当年撰述史记时把万世师表的孔子升入世家;如果今天要我来撰述大马华族史的话,我会把林连玉先生从列传里编入世家的第一篇。”从郑博士这段文字得知,林先生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上的地位不容质疑。第二、英国钦差大臣麦基里莱曾表示,《1952年教育法令》及《1954年教育白皮书》无法付诸执行,主要是与林先生的反对有关。

1954年10月28日,林连玉与到访尊孔中学的钦差大臣麦基里莱握手。大臣手里握着教育白皮书。
1954年10月28日,林连玉与到访尊孔中学的钦差大臣麦基里莱握手。大臣手里握着教育白皮书。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厚实强大的社会基础,才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第三、曾任教育部高级官员的魏维贤博士表示,当年英籍教育官员建议他到尊孔访问时,一定要去见林先生,而不是校长余思庆。教育部有些官员认为林先生是“马来亚甘地”,在争取民权事件上,他是采用宪制方式而非暴力手段。从这一点,可以反映出一些英籍官员对林先生争取民权的看法。透过以上三项实例,我们可以想象到为何林先生被视为马来西亚华社最重要的领袖。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重提林连玉〈心理的建设〉

独立前,马来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社会,当时的殖民政府以分而治之的手段来分化各民族,各民族的社会背景、风俗、文化、宗教、心理特征等完全不同。刘律师表示:“当时的马来人以土地之子(Bumiputera)的身份自居,突显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地位,是比其他民族高一等;而多数的华人基本上还是以中国人的身份自居,对公民权课题不会很了解。在争取公民权运动时期,华社曾出现‘为何要入番,堂堂中国人不做,要做马来人’的批评声浪。林先生非常关注这个课题,并认为在建国前,应该先为各民族做心理建设,纠正各民族的错误观点。”而在1955年,中国总理周恩来赴印尼万隆参加会议,途经新加坡时,亦曾表明反对海外华人拥有双重国籍,并鼓励当地华人积极参加政治,以当地为家乡。因此,林连玉在1956年应《马来前锋报》(Utusan Melayu)之邀,以〈心理的建设〉为题撰写的开斋节献词,除了呼吁各民族培养共存共荣的观念外,亦呼吁华人应随着时代不同而改变心态,以马来亚为永久家乡。

1956年5月4日,林连玉应邀在爪夷文《马来前锋报》发表开斋节献词〈心理的建设〉。
1956年5月4日,林连玉应邀在爪夷文《马来前锋报》发表开斋节献词〈心理的建设〉。

“林先生〈心理的建设〉提到两个概念:第一,他认为我们华人是本地人,这里的土地是我们生存的源泉,与我们有密切关系;我们是中华民族,但是已经不再是中国人,与中国的关系只是在于血缘方面,身份认同不应该再与中国紧紧相扣,必须以这里作为第一家乡;第二,这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我们各民族间可以共存而不相悖。”刘律师继而补充道:“我曾听过一些老人家说,‘千万不好入番’,意思是劝人不要申请马来亚公民权。这种心理是非常不健康的。华人居留在马来亚,就是马来亚公民,‘入番’想法一定要纠正过来。今天,我们不能说自己是中国人,或是华侨,而是华人,但仍有媒体将‘华侨、华人’概念混杂使用,这种错误一定要纠正。”

林连玉〈心理的建设〉是全面性的,不管在哪个领域都能以他的理念为依据。他一生的信念,围绕在“平等”两个字。所谓的“平等”,是从民权角度出发,具有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相关元素,只有在一个相互尊重、支持的社会,才能促进各族之间的和谐团结。刘律师举例:“马来人在当时是比较落后的民族,最大因素是长期被殖民政府压制,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对于马来人的处境,林先生认为应该鼓励及扶持他们,政府更应该针对问题症结所在,提出一套政策来帮助他们,直到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就不需要再给予更多的支援。由此可见,林先生所主张的民权,并不只是着重在华人方面,而是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各民族。因此,那篇〈心理的建设〉必须要加以推广,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林先生的理念。”

林连玉等发起“马来亚联合邦华人注册社团代表争取公民权大会”,获得全马华团响应,一千余名代表发出吼声“我们要公民权”。图为1956年4月27日吉隆坡精武体育馆大会会场外观。(图片∶华社研究中心提供)
林连玉等发起“马来亚联合邦华人注册社团代表争取公民权大会”,获得全马华团响应,一千余名代表发出吼声“我们要公民权”。图为1956年4月27日吉隆坡精武体育馆大会会场外观。(图片∶华社研究中心提供)

刘律师感叹道:“马来西亚独立将近60年,政府从未在各民族之间作一个心理建设来加强国民团结及种族和谐,反之以君临天下的态度来处理国家问题,单元独霸的局面更是变本加厉。这种政策只是对一小撮人有利,对国家长期的发展毫无益处,亦无法实现国民团结的目标。若政府真正有心、有诚意要促进国民的团结及和谐,不能再以种族主义角度来处理问题,必须公平对待各民族,采取多元开放的政策,才能制衡单元独霸的状态,国家才不会腐败。”

“行不见利林连玉者,终须成为林连玉之信徒”

1961年8月12日,内政部发文通知林连玉要褫夺他的公民权。
1961年8月12日,内政部发文通知林连玉要褫夺他的公民权。

1961年8月,林连玉先生遭遇到公民权被褫夺及教师证被吊销的悲惨事件。一个月后,他发表〈答各方慰问函〉,引用梁启超的话:“十年以后当思我”、“行不见利林连玉者,终须成为林连玉之信徒,以平等对待各民族也。”林连玉在国家族群和谐团结的课题上,坚持自己的信念是对的,甚至公民权被褫夺,也在所不辞。在争取多元、开放和融合的道路上,林连玉遇到很多挫折,甚至最终遭到公民权被褫夺,都未能真正实现他的理想,但他仍坚持自己的信念。今天,林连玉被褫夺公民权事件看起来是悲情的,但他本身的态度并不悲观。“在维护正义及树立风标方面,林先生已经尽了责任。他一生所推行的理念,虽然现在不能成功,但不等于他的理念是错误的,等到今后我国人民思想稍微开放一些、懂得互相尊重的时候,他的理念就会被贯彻落实。”

纪念馆:传承精神、坚定信念

晚年的林连玉,公民权虽已被褫夺,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和华文教育的发展。对来访者总是热情畅谈,常常鼓励年轻一代积极上进。
晚年的林连玉,公民权虽已被褫夺,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和华文教育的发展。对来访者总是热情畅谈,常常鼓励年轻一代积极上进。

“若将陈嘉庚、陈六使与林先生放在一起来谈,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陈嘉庚就没有陈六使、林先生,因为陈嘉庚的伟大精神感召了这些人。但林先生与他们不同,他选择在本地落地生根,而陈嘉庚则是落叶归根,选择回中国参与建设。在中国,有陈嘉庚纪念馆,有陈六使陈列馆,唯独没有林先生的。若从我们百万华人的立场来看,陈嘉庚、陈六使的东西离我们生活比较遥远;林先生的东西是我们切身所能感受到的。林先生的可贵,就在于这一点。因此,建立林连玉纪念馆是有必要的,除了唤起华人社会的历史记忆外,亦让大家知道真正的权益在哪里。

大家也应该要了解林连玉精神是什么?在纪念林先生的同时,纪念馆亦应多举办跨族群活动,促使各民族间相互了解,日后能在共同的社会课题上(如人权、环保等),并肩携手共行。”

 

编按:基于时间因素,本文未经受访者过目,内容若有问题,由本刊编委会负责。

 

本文原刊于《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5.2)2015年12月出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