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新的形势下,扎根于当地的华人经济的发展,乃是马来西亚华人观念从“叶落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关键因素。因此从这时期的教科书,我们看到编者想灌输华侨的孩子要爱护这片土地,要把这里当作是祖国的想法。这种观念影响了编者在编辑教科书上。
从1946年至到1957年马来亚独立之前约十一年中,英殖民地政府数度相续委任几个教育委员会,研究及建议改革新马的教育制度,以便各语文源流学校采用一个共同的课程纲要,塑造一个团结多元民族的联合邦[1]。五十年代对马来亚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代,马来亚迈入自治,并为国家独立做好各种准备。这时候,无论是英殖民地政府或者独立的马来亚联合邦都极力实现华文教育马来亚化,教科书马来亚化成为了马来亚教育界在独立前重要的工作。当初提出教育马来亚化或者本土化的目地是培养认同并效忠国家的好公民。
战后新的形势下,扎根于当地的华人经济的发展,乃是马来西亚华人观念从“叶落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关键因素[2]。因此从这时期的教科书,我们看到编者想灌输华侨的孩子要爱护这片土地,要把这里当作是祖国的想法。这种观念影响了编者在编辑教科书上。
华人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他们也关心孩子在学校受的教育,这时期的政治观念开始有些转变,因此五十年代开始,华文小学教科书开始在华人社会中讨论。课本认同本地的言论,完全是自觉的,而且也贯穿整个华教本土化的过程,成为华教本土化的一股重要思潮[3]。由此可见,教科书本土化不仅是来自政府,也有一部分是来自华社本身。这时期在出版“马来亚化”教科书最重要的出版社是联营出版有限公司。此外,针对改编教科书,林连玉的《风雨十八年》上集中也提及他提出了三个原则:
一、依照教育原理改编华校教科书。
二、尊重华人优良的文化背景。
三、课程及授课时间照旧。
除了林连玉,当时南洋书局的创办人陈育崧也意识到教科书马来亚化的重要性,这时期马来亚的政治气候已经转变,他认为马来亚人民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建立一个马来亚国家,因此,马来亚的教育政策,必须朝向这个目标推进,通过学校的教育,把许多不同的种族,培养成为对马来亚的效忠[4]。
1953年末,联营出版有限公司编辑的教科书正式出版,1954年1月开始在学校使用[5],但是教科书出版后,福建会馆下的学校在华文报章发表了看法,对《国语》课本提出了“五个优点十五个缺点”的批评。福建会馆五校表态,在来年(1954)将继续使用旧教科书,不会采用联营版课本。福建会馆的报告书指出,华文教科书编篡委员会及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公布课程大纲后,以为“会有较佳之教科书本产生,不料近日所出笼之课本,内容不但未能符合编篡大纲,且较诸各书局出版之旧教科书为差,星马华人及华校董教人士对于此事,莫不深加注意。” [6]联合邦教育部即通令凡领取政府津贴的华校须采用联营的教科书,否则,津贴可能被取消。[7]但教育部发函给接受津贴的华校,指示它采用联营版教科书的做法,已经左右了教科书市场的销售生态,原本参与联营的中华、商务、上海与南洋书局所编印的课本,便无法被接受薪金津贴制的学校所采用。当时新马不接受政府津贴的华校毕竟有限,不论联营版课本的水平如何,都不妨碍它一纸风行。杨善才先生告知,1954至1957年间,联营版课本在新马的占有率高达98%[8]。
这时期编者肩负着向学生灌输爱马来亚的重责,所以不难发现一些课文都是通过生活环境来让学生更认识这片土地,并向孩子灌输爱国家的意识。联营《国语》四上,第四课〈为马来亚歌唱〉[9]:
可爱的马来亚啊!
我们来为你歌唱:
你有繁盛的城市,
你有幽美的乡村!
可爱的马来亚啊!
我们来为你歌唱:
你有广大的胶园,
你有无穷的矿藏!
我们七百万儿女,
大多在这里生长;
还有那子子孙孙,
永远把你当家乡。
联营《国语》四下,第八课〈可爱的南洋〉[10]:
可爱的南洋,
你远山碧,云海长,
我们先人的足迹,
走遍你几百个富庶的岛上。
可爱的南洋,
你树胶多,锡矿广,
我们先人的血汗,
洒遍你几百个富泽的岛上。
我愿意,为你欢呼,为你歌唱;
我们要把先人的精神发扬,
你这可爱的南洋,
就是我们永远居住的家乡。
以上两首诗歌和1949年的教科书里诗歌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之前的是歌颂祖国的诗歌,一般都把这里当做是第二故乡,但是到了这时期的教科书,就有很大的转变,这两首诗歌强调了“永远把你当家乡”和“你这可爱的南洋/就是我们永远居住的家乡”,诗歌里这两句表达我们将在这里落地生根的心态,这也传达了编者要灌输我们的下一代把这里当作家乡,愿意在这里生根。这转变和当时的政治气氛有很大关系,为适应这变化,华侨开始放弃中国认同,选择并争取成为当地的公民[11]。这种心态上的转变自然地反映在教科书的编辑上。
当一直强调本土化的当儿,我们可以发现到编者除了加入许多的与本地有关的课文。一些课文的内容原本属中国的,但是编者将这些课文内容本土化,将一些本地的元素加入了课文,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摇摇摇〉。《国语》一下也收录〈摇摇摇〉这首童谣,只是将里头的一些内容稍做了修改,加了一些本地的色彩[12]。
摇摇摇 摇到外婆家
外婆对我笑哈哈
糖一把 果一把
还有山竹和木瓜
吃不完 拿回家
拿回家去给妈妈
这首〈摇摇摇〉在中国有几个版本,但是都和以上的版本不一样[13]。这首童谣和上海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最为接近:“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外婆买条鱼来烧。头勿熟,尾巴焦,盛在碗里吱吱叫,吃拉肚里呼呼跳。跳啊跳,一跳跳到卖鱼桥,宝宝乐得哈哈笑。”通过改写成本地化的〈摇摇摇〉,学生读了就有亲切感。此外,这篇课文的插画也充满了马来亚色彩,插画里是这里学生常见的山竹、木瓜和芭蕉。虽然大家致力提倡教科书本土化,但是在这时期的教科书仍可以发现介绍中国的景物,联营版《国语》四下,第二十四课〈长城〉[14] :
翻开地图望一望,
中国有道大城墙,
过山跨河穿沙漠,
好比长蛇卧北方。
古来北方多强敌,
要有城堡作屏障。
千人万人齐动手,
造成长城万里长。
西起嘉峪关,
东到山海关。
三里有台十里堡,
点起烽火好提防。
长城长,
显出民族的力量,
长城长,
增加民族的荣光。
除了四年级的课本介绍万里长城外,联营版《国语》五上,第二十五课〈万里长城〉也介绍了万里长城,不同的是五年级是以说明文的方式来介绍万里长城,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说到“万里长城这伟大的工程,正是中华民族光荣的记录,值得我们好好地保存和夸耀的。”在这两篇有关长城的课文,不约而同都提起“民族的荣光”和“中华民族的光荣”,虽然国家正迈向独立,但是对“中华民族”这身份还是有眷念的。
这阶段是华人对国家认同转向的过度期,因此在教科书里一方面尽量的马来亚化课文,一方面又将属于中国化的课文保留下来。就如崔贵强在《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所说的:要使外来移民者对居留国产生感情,从而具备归属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成,而是要经过长年累月的浸濡与感化,让他觉得在此生活前景光明,渐渐地把自己视为整体的一部分。
[1] 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 (吉隆坡:马来西亚教师会总会,2000年),页44。
[2] 罗汝材:〈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认同观念转变诸因素初探〉,收入于《南洋问题研究》,1989年第2期,页 10-16。
[3]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三分册)(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页127。
[4] 陈育崧:〈马华教育近百年史绪论〉,《椰荫馆文存》(第二卷)(新加 坡:南洋学会,1983年),页221-236。
[5] 1952年下半年联营启动,由毕业于清华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原任韩江中学校长的庄泽宣博士出任总编辑,以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四个科目的编写工作。1953年12月7日,《南洋商报》报道联营版华小《国语》、《自然》、《卫生》和《公民》的新课本共16册,将于1954年供各校新学年使用。参阅周维介:〈殖民地政府干预华校教科书始末〉,收入于《怡和世纪》第32期(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2017年) ,页41。
[6] 周维介:〈殖民地政府干预华校教科书始末〉,收入于《怡和世纪》第32期(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2017年) ,页41-42。
[7] 联合邦官员谈话,载《南洋商报》第7版,1953年12月23日。
[8] 同注6,页41。
[9] 《国语》四下(新加坡:联营出版有限公司,1953年),页6-7。
[10] 《国语》四下(新加坡:联营出版有限公司,1954年),页8-10。
[11] 鲁虎 :《新马华人的中国观之研究1949-1965》(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14年),页132。
[12] 《国语》一下(新加坡:联营出版有限公司,1953年),页14。
[13] 《摇摇摇》是属于江南和岭南地区流行童谣。不同的地方歌词有不同的版本。但一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或者“摇摇摇,摇到外婆桥”作为开头。以“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常见于广东等粤语地区。
[14] 《国语》四下(新加坡:联营出版有限公司,1954年),页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