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执政一年民主仍待巩固 林连玉基金吁制定“教育平等法” 重新建国应重视“心理的建设”
希盟执政一周年,509胜选的民主进步光环已然失色,民调显示人民从大选后的集体欢腾转变为集体失望,对变天后的施政方向缺乏信心。一年以来,更令人担忧的是,希盟的政策改革与倡议所引起的社会对立与民粹政治不减反升,更遭受保守团体与政党的动员反挫,假借族群与宗教之名,持续不断挑动政治争端。这些纷争考验着希盟政府“重新建国”的政治决心与智慧,如何落实竞选宣言擘画的崭新国家愿景,并依据民主理念捍卫国内少数群体的基本人权。因此,林连玉基金郑重呼吁,希盟政府应尽速兑现竞选承诺,保障少数群体在过去种族主义政策下被剥夺的基本人权,以进一步巩固民主制度与政治转型,确立新国家的新典范,拥抱多元文化主义的信念与价值,摒弃单元化的压迫政策。
希盟政府在人权议题上向保守团体的频频退让备受公民社会组织批评。第一,延迟承认统考并放任教育课题“种族化”而引起社会对立;第二,拒绝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向保守力量如“反ICERD大集会”所捍卫的“马来人主权”论述退让,欠缺实质的沟通与澄清;第三,滥用宗教与行政权力机构打压性小众群体,剥夺性小众人权工作者在公共场合发声的国民基本权利,以及扭曲并压制“308国际妇女节”中反性别歧视与暴力的诉求;第四,撤回已签署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基于对政治煽动的担忧,再一次打击马来西亚人权改革的公信力;第五,提高大学预科班(matriculation)的“种族固打制”名额,而非依据人民的需要制定合乎绩效与公平原则的教育政策,引起种族群体的相互剥夺感。对此,林连玉基金强调,希盟政府必须遵守竞选宣言的民主精神,如竞选承诺第56项明确指出,将透过成立“人民和谐咨询理事”,以达成“促进国民团结和包容、消除一切生活文化中歧视性元素的政策和计划”、“开拓新政治思想,推翻两极化或分歧性的种族和宗教思维”、“修复国家教育制度,以确保学生能够及早体会维持各族及宗教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等积极进步的政治改革议程。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执政一年来,尽管人民和谐咨询理事会已经成立了,民主人权却呈现倒退的迹象,显现希盟政府在实践宣言精神和民粹政治之间,后者往往成为政治决定的首要考量,令公民社会组织担忧民主政治转型恐将停滞不前。
林连玉基金吁请,希盟政府在未来须加强与公民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透过跨族群的草根运动组织教育群众,并举办法律与政策修订的圆桌对话或市政厅会议,与社会各界展开规划周详的磋商和对话,以便在民主原则下捍卫少数群体的基本人权,且可避免在资讯不对等、不透明的情况下,遭有心人士煽动而造成社会对立与冲突。更重要的是,林连玉基金呼吁,希盟政府参考与制定由“平反林连玉运动工委会”推动、28个团体支持通过的《教育平等法》,以根治困扰全国人民的教育争议,维护学习、发展母语教育与公平享有国家教育资源的基本人权,包括重新评估与建立“多元平等的大学入学机制”,并“鼓励与资助非盈利社区教育机构”,确保“国家教育体系内的各源流学校都应具有平等的地位”,以及“国家应设立‘教育平等委员会’以协调及监督‘教育平等法’的有效执行”。
“母语教育之父”、“族魂”林连玉先生曾在1956年为《马来前锋报》撰写的开斋节献辞《心理的建设》一文中精辟指出,“眼前,马来亚各民族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得极不平衡,这是极可遗憾的现象。但我们相信天生人类是生而平等的,民族的文化与经济的进步,只有先期与后期的分别,并没有可能与不可能的差异。只要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公正的,不平衡的现象很容易的可以纠正过来,绝不至于优越者永远优越,落后者永远落后。这又是另一种的心理建设。”我们相信,林连玉先生所强调的“心理的建设”,将可指引马来西亚“重新建国”,超克马来亚建国以来遗留的结构性困境,摒弃单元化政策与种族主义思维,重新打造多元平等、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新马来西亚。
林连玉基金主席
刘志文 谨启
新闻报道
星洲日报:
《“保障少数群体基本人权”·林连玉基金忧民主政治转型停滞》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050923.html
中国报:
《社会对立民粹政治不减 刘志文促希盟捍卫民主》
当今大马:
《希盟执政一周年,两民间组织批评改革不力》
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475342
南洋商报:
《林连玉基金:希盟执政一周年 民主进步光环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