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最乐,服务最美 ―― 导览培训课程感言

第一堂课,讲师和学员合影。

林连玉纪念馆开幕后,为了提供访客定时导览解说,馆方特于2015年3月8日至4月26日(每逢星期日),举办展示空间导览志工培训课程。报名学员30几人,有老有少,包括大专青年、在职和退休人士。

课程讲授有李亚遨、姚丽芳、徐威雄、廖文辉、张集强、蓝氏君等,义务为学员介绍纪念馆的展示内容。课程也安排经验分享和导览演练,让学员透过观摩和模拟,掌握导览技巧。我们荣幸邀请到新加坡资深导览员郭绍恺和洪美莲,以及中华人文碑林的严秋霞,前来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演练导师陈亚才、张集强和梁莉思,也费心指导每位学员。此外,馆方也安排户外参访,到吉隆坡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马六甲数间文物馆取经。

经验分享1:资深导览员郭绍恺和洪美莲分享宝贵经验。
经验分享2:人文碑林严秋霞分享户外导览经验。
课程讲授:张集强讲解纪念馆建筑设计概念。
导览演练1:学员讨论题目,准备导览稿。
导览演练2:学员根据题目要求,解说展示内容。
导览演练3:陈亚才给予指导和点评。

 

 

 

 

 

 

 

 

 

 

 

 

经历六次课程,这项初阶培训在讲师和学员的掌声中落幕。老中青学员的表现可圈可点,受到讲师肯定。以下挑选十几位学员的感言,和读者一起分享。

学员感言

郑成民

提起林连玉先生,华教界是无人不晓,但普罗大众就比较陌生,许多人也未听过纪念馆。林连玉基金为了弘扬林连玉精神,纪念他生前对国家的贡献,特别设立纪念馆,让后人学习林连玉精神。

导览员的职责是向观众述说林连玉的事迹,责任不可说不大,必须向纪念馆负责,所以必须努力学习,老老实实做一个学生,学好基本功,不能出丑,以免产生负面效果。

纪念馆内摆设林连玉生前的事迹、文物和遗物,让人了解他参与国家建设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他的爱国精神,刚勇的意志,沉着应付万变的事迹,他以一人肩护民族使命,毅力令人钦佩。

陈玉美

记得第一次上课,当我踏入纪念馆一楼入口处时,映入眼前的是“林连玉纪念馆落成碑记”,当时我并不了解此碑的意义。直到上了几堂课,参考了资料册,我才约略了解到林连玉老先生的生平伟迹。

倘若我学有所成,能成为导览员,我会尽心为大家服务,让大家能对林老和华教运动有更深的了解,知道林老“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大精神,以及“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建国理念。欢迎大家来林连玉纪念馆参观。

许佩珍

在未参加培训课程之前,我以为导览是一项相对轻松的工作。在参加了课程后,方知工作不简单,尤其是林连玉纪念馆的导览,更是肩负重任,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否则,将愧对先人。

掌握资料只是尽了导览员的基本责任而已,要如何让参观者对林连玉先生走过的路有所认识、感动而留下深刻印象,那才是我们的目标。参观者来自不同领域,有一般群众、华教人士、学者、大学生、中小学生、外国人等,我们要如何拿捏资料,如何讲述才能吸引他们呢?这些都是我们接下去要研究的事项。

我想先尽力做好准备,敢于跨出去,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检讨和改进,我们将会是不错的导览员。

林昌平

据我所知,这类课程通常可分为两方面:内容及技巧。这回,我们是二合一地来办,程序上恐怕有点急。

技巧方面,请专业人士来传授;外加实地考察拜访,领略及学习其他导览员的优点。“学习最乐”,不是吗?

内容方面,展览说明和论述当然是针对林连玉族魂其人、其事及其精神。林先生其人其事的内容还可以应付,可惜其精神方面,没有基金会的正式论述作为纲领。

试问:一名凡夫凭什么“顶天立地”?我以为,唯有林先生的大公无私精神才可比美天地。所以,我说基金会的论述是很重要的依据。我斗胆直言,如果“百年华教史”可以和林连玉精神搭配来论述,从文化传承、母语教育,再到公民教育云云。这就可以达到承先启后、一以贯之的作用。

谢成

二月刚从欧洲游玩归来,和许多游客一样患上参观博物馆疲劳症候群。虽然对博物馆内容始终不太了解,却对博物馆周边设施与设计随着各种抱怨累积出一些心得。没想到一回来马来西亚就有幸参与题材这么有使命感的纪念馆志工培训课程。第一天听馆员介绍课程内容时,内心惊讶又感动,课程理念与设计皆与国际等级看齐,馆方的用心宛如马来西亚社会中的一股清流。参与导览过程中,除了从讲师授课中吸取许多宝贵知识,更意外地从老中青“杂乱”的学员组成中,观察学习到许多新鲜的点子,以及互动磨合所产生的火花。

温彩娟

一个多月的课程不只让我走了一趟华教之旅,也重新认识大马的独立历史。原来我敬佩的林连玉老师,不只为争取华人母语教育奋斗,更为这片国土的民主和各族人民权益献力。谢谢馆方用心安排与讲师的无私分享,年长的学员分享亲身经历和林连玉老师的小故事更是意外的收获。户外参访走了一趟充实的伊斯兰艺术与文明之旅,还有重新认识马六甲历史古城的点滴和沈老的事迹。感谢培训课程团队成就了这一切宝贵的机会和经验,感恩!

马依莎

这几次课程,虽然只有几节课,但受益匪浅。除了了解林连玉本人及生平事迹,更多的是感动与尊敬。对于这位伟大人物,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及图片让人知晓,更多的是通过导览员详尽、专业及生动的描述,让我觉得当一名导览员的重要性。导览员是专业性、知识性以及艺术性的结合。做一个合格的导览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历史的尊重,对人物的尊重;导览员本身就要有专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

导览员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了博物馆,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她是教师、主持人、播音员、话剧演员的综合体。她面对不同年龄和知识层面的人群,既担任宣传和教育的职能,也要有效组织和引导各类观众。所以,好的导览员是博物馆参观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我真心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合格的导览员。

龚艾萍

后来渐渐觉得,课程还蛮有趣的,从建筑开始讲到林老的战友,下午还会神来一笔硬把你扯上台去实习导览,总会让你早上还昏昏欲睡的脑袋瞬间清醒起来。

很多课程都只能带过,要更深入了解需要透过私下翻阅书籍和详读笔记。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吸纳无限的历史和知识,本来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于是乎,你只能透过投影片的短短字句,和主讲人的朗朗分享中,去感受背后的深沉的情感和记忆。彷佛全身的毛孔都能够接受到纪念馆每一个角落里头传出林老的呼唤。

不容易啊不容易,但也没法放弃啊,所以意义很重要。唯有知道自己的意愿和目的是什么,你才能够确认方向,并且找到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的理由。无论是参与导览培训也好,建设林连玉纪念馆也好。

如果可以的话,还想继续认识它。也希望这一个如果,可以招揽更多的人投入这一场活动。

洪凯伶

对于林连玉老师,真心惭愧,在还没有进入大学中文组之前,我连听都没听过,马来西亚的华教斗士这么多,我却一个也不认识。此次培训,让我更了解华教先贤的努力,尤其是林连玉老师为我们奉献他的一生,由衷感恩并且更加珍惜。因为有了这群先贤,我们才不会变成第二个印尼。

导览课程的最大收获,是让我拼凑出对既有历史的疑问与碎片,弥补了史实的残页,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出于对文史的喜爱,这会让我对历史有新的认识,也是日后的批判和思考的知识基础。

张家伟

两日一夜的马六甲之旅,让我获益良多。沉淀数日,思绪繁多,梳理以下几点。

一、历史与知识的连接:此活动让我得以重温以往所学,看到古城钟楼,不禁想起历史课本曾告诉我们的那段殖民史。眼见为凭,看那荷兰、葡萄牙和英国的特色一点一滴融入当地民间风格,看明朝与马六甲的邦交情谊,在峇峇娘惹文化中相互印证。古迹不断提醒我:历史,是多么真实。

二、社会与自身的连接:赖碧清女士对导览工作的剖析与分享,让我更清楚作为一个导览员该有的态度,也明白推广文化的任务是如此艰巨,任重而道远。但总算对本地的“导览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造访沈慕羽书法文物馆一览华教先驱沈老事迹,从字画中一睹沈老风采,始能对老一辈人为我们的奋斗有所感触。

三、人与人的连接:两日一夜旅程,让我得以和年长我近十岁(甚至二、三十岁)的社会人士,以一种类似朋友的方式相戏相称。从言谈中更觉得长辈的学识深不可测,以此提醒自己当自强不息,不可惫懒。

蔡剑清

时光如白驹飞逝,不知不觉培训课程已接近尾声。在这几周的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导览的技巧,也让我了解到先贤林连玉先生为了维护母语教育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非常感谢林连玉基金安排这样的培训,让我有机会聆听李亚遨、徐威雄、廖文辉等老师如此精彩的演讲。

刘忠安

感谢纪念馆导览组委员,亲身让我感受到上了一堂用心、用爱的课。每次学习,李馆长及委员们都很用心安排及热心指导,课堂上很多资深学员的无私分享及学习态度,让我更了解华教先辈们对华教的热爱及坚持,一步一脚印走出今天的华教。

身为国中华校生的我,自愧从政府学校到社会工作三十载,都不知有林连玉先生及先辈们为华教的奋斗经历,在此我有幸能得到长辈们的分享及教导。

黄佛粦

六个星期天的课程,使我感触良多。在培训过程中,我领略和学习到很多东西,如:如何寻找资料、图片,口才训练,如何发挥技巧,向到访者讲解和分析。我深深体会到今天能为族魂林连玉先生当导览员,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因为这是一项历史任务和宝贵的进步事业!

李碧富

没抱着很大期望,我以69高龄报名参加培训班。通过上课,潜移默化当中,深入学习林连玉先生的前瞻性思维:对民族、国家大事,林先生总以最敏锐观察力,为民众的利益做出正确判断;同时奋不顾身地领导全国华人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正义斗争。他最先让我深为钦佩的是,30岁为巴生埠树胶公会撰写碑文时已强调“教育”及“团体”之重要性。“教化”民众,发挥“团体”力量,正是民权运动最需要的两股“动力”。任何运动如要成功,非具备这两股动力,不能竟全功也。

纪念馆此次拨资开办导览志工培训活动,具有深远意义。参观者有了导览员之讲解,必然加深对林连玉精神之体会,从而散播至人民群众,终有一日,林先生为民族、国家的大爱发扬光大,各民族的和谐与融合于焉能够启发与扎根。

祝愿大家在未来日子,偶而忆及这么一段富有意义的学习时段,当可老怀告慰——为自己的学习热忱,为“族魂”所予以吾等之精神感召……

 

户外参访1:陈漱石博士导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户外参访2:学员参访人文碑林,见识华教战友名碑。
户外参访3:出德成和曾昭智,讲解青云亭的历史。
户外参访4:在沈慕羽书法文物馆,出德成带领大家高唱〈满江红〉。
户外参访5:大家深深感受到赖碧清(欧阳珊)为文化的付出与坚持。
结业:学员在结业仪式发表感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