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林连玉精神奖颁奖典礼-李亚遨致词

大会主席刘志文先生, 林连玉基金会务顾问陈凯希先生、刘锡通律师、沈德和先生, 协办单位教总、校友联总、尊孔独中的代表, 各团体、学校的代表, 本年度林连玉精神奖得奖者黄崇锐老师、登嘉楼甘马挽港口华小的代表,巴生兴华中小学校友会的代表, 林连玉精神奖历届得奖者、遴选委员会各委员,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出席2017年(第30届)林连玉精神奖颁奖典礼!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三位得奖者! 大家知道,林连玉精神奖创立于后“茅草行动”年代,今年已步入第30个年头!这是马来西亚历史最久的奖项之一。伏尔泰说,“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感谢林连玉基金历届领导的坚持,我们今天才能走到这里。今天,越来越多人已经看到这个奖项在华社人文层面的重要性及意义,并不仅仅只是历史悠久而已! 林连玉精神奖30年以来,获奖单位共94个,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居大多数的,是来自各地的草根群众组织及个人,他们通过自身的各种努力,为马来西亚族群文化、教育做出贡献;另一类居少数的,是通过个人行为起典范作用的领袖人物。 今年的三组得奖者:来自登嘉楼甘马挽港口华小的同道,来自巴生兴华校友会的同道,还有来自吉兰丹的黄崇锐老师、谭丽屏老师,他们都是草根工作者。三组得奖者中,两组来自偏远的马来半岛东海岸,可以说,这是精神奖遴选委员会向东海岸的文教工作者致敬!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今天之前,在林连玉精神奖历史上,有两个州是完全没有人获得精神奖提名的:登嘉楼是一个,另一个是玻璃市。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就华人人口说,这两个州是小州,从事华文教育或文化工作的华人本来不多。今天,甘马挽港口华小的获奖,既是打破了林连玉精神奖的一个记录,也反映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让大家看到,即便在偏远的小地方,也可以产生出色的文教工作者! 在这里,要对甘马挽港口华小的同道说,你们了不起!谢月美校长不久前才荣获沈慕羽教师奖,在短短两个月内连夺华文教育界两个大奖,可喜可贺!我希望,我相信,这个成就足以补偿你们之前蒙受的任何委屈! 来自华社这样的肯定,如果对甘马挽港口华小同道来说是及时的,对于巴生兴华中小学校友会,以及吉兰丹的黄老师和谭老师两位老人家,则是迟到的激励。巴生兴华校友会早在1970-80的“林老总”时代,已是雪隆华校董联会的骨干。独中复兴运动的成功,其中倾洒着他们不少的心血。兴华校友会不仅关心本身的学校,1973年当巴生中华独中因仅剩两名学生面临被关闭危机的时候,也秉持守望相助的精神,挺身而出义助兄弟独中的复兴。 吉兰丹黄崇锐、谭丽屏夫妇以80高龄之身,老骥伏枥,穷毕生精力于民族文化与教育建设,不仅创办了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还不畏辛苦遍访了丹州乡区几十个华人村落,对先民迁徙史迹进行发掘、整理、保护及研究。精神奖遴选委员会在颁奖理由中高度评价他们两人的努力,认为“具开创意义和引领作用”。令人遗憾的是,这对“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的恩爱夫妻,今天已经不能一起出席领奖。在一年前,谭老师因病永远离开了同甘共苦59年的爱人/战友,让华社永远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文化工作者! 各位,在这里必须指出,通过颁奖予黄崇锐、谭丽屏夫妇,精神奖遴选委员会是要传达一个信息:必须抢救我们的历史!今年是独立60年,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当年林连玉先生领导族人向英殖民当权者争取国民应有权益的时候,他是怎样回应“你们凭什么争取”这个疑问的?林连玉先生理直气壮的说:“马来亚原是处女地,由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才有今天的繁荣。独立的马来亚便不能排斥任何民族,大家只有共存才能共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平等。” 可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国家的历史事实,是必须我们自己拿出证明和证据的,不能期待证明和证据从天而降,也不能期待当权者把证明和证据双手奉上!各位,黄老师夫妇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样的努力。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的网站,明白宣示他们的任务: “我们有义务让我们的后代,及各种族人民了解华族对丹州与国家的贡献,以促进各族互相尊重,共同缔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安定的家园。唯有让我们的后代深入了解吉兰丹华人历史,领略先辈用生命和血汗开拓这片土地的事实,他们才会对这片土地产生深厚的感情。” 30年前,在林连玉精神奖即将设立而还未设立的时候,刘锡通律师曾经发表了一篇题为〈设立扬善制度〉的文章,他说:“我们认为华社实在有需要自立标准来表扬一些对华社有贡献的人士……我们不但要表扬以后的人也需要追认前人的功绩,如此才能策励民族向善与向上之心。” 在林连玉精神奖30周年之际,也是我国独立60年,让我们以上面这些话互相勉励!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