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度(第6届)林连玉精神奖得奖者简介

1993年度(第6届)林连玉精神奖得奖者简介:

B 1993a

吉隆坡邱祥炽先生(1918-2008)

得奖理由:长期积极为社群服务,贡献殊大;特别是在担任雪华堂会长期间,促成“十五华团”,推行一系列非传统性计划,对大马华团组织建设与努力方向,影响深远。

推荐单位:林连玉基金

邱祥炽,1918年生于福建永春,毕业于厦门美术专科学校教育系。1938年移居雪兰莪州。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南侵时他曾参加救伤队,在枪林弹雨中,舍身从事救伤服务。早期他执过教鞭,后投笔从商,并积极参与文教社团工作,是位成功的实业家,也是杰出的华社领袖。

他曾担任多间华小、独中董事及文教团体要职,其中包括担任董总、雪隆董联会财政达13年(1969~1982),全国独中工委会财政10年(1973~1983),雪华堂文教委员会主任6年(1976~1982)等等。1979年,担任马来西亚华文应用文改革工委会主席,完成《华文应用文改革纲要及示例》一书。1980年,担任雪隆推广华语工委会主席,为华语华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2年至1986年出任雪华堂会长,在任期间致力争取民族平等,发扬民族文化,促进各族文化交流,为争取华社权益而努力。召开全国华团文化大会、保卫三保山主权运动、设立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和华团民权委员会,以及《全国华团联合宣言》的签署与公布,都是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完成。由于众望所归,邱祥炽遂受各州华团领导机构一致推选为全国华团文化工作委员会、全国华团协助青云亭维护三保山主权运动委员会以及全国华团民权委员会的主席。在他的感召下,许多华裔学者和社团工作者都自愿加入工作行列,无私为华社贡献力量。

他参与文教社团活动长达40多年,长期为华文教育、华人文化、华社权益作出贡献。虽然晚年淡出各文教团体,但他所树立的光辉榜样,永远是华社的一面旗帜。  

B 1993b

柔佛峇株苏木有先生(1919-2002)

得奖理由:领导当地华校建设逾四十年,立场一贯坚定;六十年代初期面对改制的严峻考验,仍坚持不改制,自力更生发展民族教育。

推荐单位:峇株华仁中学黄祥胜校长

苏木有,1919年生于福建南安。六岁南来,七岁到峇株巴辖定居。随后在峇株和新加坡接受教育。二十岁期间,曾在峇株巴力务鲁执教二年。日军南侵时,从事小本生意。光复后,他从商兼从事种植业,是社会闻人。

1949年他加入峇株五校董事会。1953年至1992年40年间,担任董事长职长达37年半。1961年,面对华文中学改制的严峻考验,他所领导的董事会与州内许多华文中学一样,坚定立场,毅然不接受改制。至今,柔佛州仍为全国华教之中坚。

华仁中学成为独中的首几年,学校遭受打击,学生人数维持在八九百人之间。董事部与校长坚持以母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但不忽视英、巫文的办学方针,受到家长们认同,不仅继续送子女到华中升学,也出钱出力支持华中。苏木有凭着其财力,对华仁中学的捐献,往往率先,不落人后。除了出钱,他也四处劝捐。由于交游广阔,和马新各地商家、闻人有生意来往,经他专诚拜访,上千上万义款源源而来。华中在他领导的五校董事会发展下,日具规模,设备也逐渐齐全。

他对华文独中优点的宣扬,一而再再而三,像传教士那样有耐心,热爱独中的精神让人佩服。 1993年,他卸任五校董事长职后,仍领导及参与五校重建和迁校等工作。

B 1993c

砂朥越诗巫许如杰先生

得奖理由:不仅是为学校出钱出力,而且还与师生打成一片,成了他们的朋友、保姆;大小事包揽,任劳任怨,充分体现了对民族文化教育的爱。

推荐单位:诗巫公教中学、开智中学、公民中学

许如杰,1944年生于砂朥越拉让江下游顺溪邦。由于家贫,幼时就到园里帮忙割胶。1964年,读完中学后便进入木山工作,成为木材商人。

他热爱华教,任诗巫公教中学校友会名誉主席和该校董事多年,长期热心支持诗巫四独中,为华教作出积极贡献。对待学生方面,有如慈母般关怀,照顾寄宿生更是无微不至,除晚间送点心外,有时还亲自为他们下厨,对伙食部经常给予加菜;颁发品行优良、成绩优良或特优等各类奖励金给学生,有时还宴请他们;奖励学生参加校外各项比赛,带领小六生出外参观访问,小六生假期补习时,每天还有点心招待;资助学生社团,为学生购买意外保险,常常替贫穷学生缴交学费,并负担友族学生的所有费用。

对待老师方面,颁发长期服务奖,经常宴请全体老师,佳节发红包,买点心给老师,与老师们打成一片,并协助老师解决与华教独中有关的难题。此外,也常替学校招待外地客人,例如来自西马、中国、台湾的教育专家。招生方面,在酒楼举行小六生家长座谈会,除了经常亲自登门劝说当地家长送子女进独中外,也劝请当地学生到独中念书,并支助偏远地区学生的旅费。经他先后介绍到公数中学念书的学生不下100人。凡是老师出外招生,都给予津贴或奖励,在校友会就职典礼上,呼吁校友努力为母校招生。

他热爱华教,不仅仅是出钱出力,更是在于登高激呼、奋力不懈的奉献精神。独中老师们都尊称他“许大哥”,独中学生们都叫他“许大叔”。诗巫华人,谁不知道“华教斗士”许如杰?他以“勇者无惧”的精神,从不因协助华教招惹麻烦而感到惧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的写照。

B 1993d

雪兰莪巴生中华独中1973-75年董事会及1985年董事会和校友会(1912创校)

得奖理由:回天挽日,使我华教史上出现了火凤凰,大大鼓舞了独中运动工作者的士气;当仁不让,义助丹中华独中成功复办,充分体现了民族教育大家庭中的团结互助精神。

推荐单位:林连玉基金

巴生中华中学创校于1912年,在1962年接受改制而分为国民型中学和独立中学二校。中华独中开办初期,尚能维持两三班,约有40名学生。后来由于客观环境影响,新生来源不继,校务日渐衰微。1973年8月25日,雪州教育局来函,以该校只剩下两名学生为由,饬令将注册证交还,并须于同年11月10日停办。董事会先后两次覆函力争续办学校。11月6日,董事、赞助人及社团代表召开联席会议,一致通过授权董事会续办中华独中,同时成立“复兴委员会”。复兴委员会联合校友及热心人士数十人,于11月18日开始积极进行沿门招生工作,结果获得家长及社会人士十分热烈的反应。

复兴委员会除获得兴华中学教师协助为新生补习功课外,并筹款购买桌椅,登报征聘教员以处理校务。而后校方向教育局呈报初步报名之84名新生名单,作为争取续办之具体证据。1974年1月新学期开课,暂借福建会馆为临时上课地点,并据情通报教育局。1974年3月5日,该校再次接到当局来函,被令须即刻关闭。3月24日,董事、赞助人及家长大会一致反对关闭,坚持续办。3月29日,巴生社团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反对关闭,并于4月3日致函教育局要求收回成命。6月7日,当局发函指出福建会馆场地不适合作为上课用途。复兴委员会乃发动热心人士,连同该校师生于8月间将彭亨井原校一座破烂校舍,修建成三间临时课室及一间办公室,并在第二学期迁入上课。

1975年至1982年期间,该校先后增建课室、图书馆等,学生增至500名。1985年,吉兰丹中华独中复办,由于临时教室、设备、宿舍及师资等未能及时妥善安排,乃以交流教育方式将第一批38名学生安排到巴生中华独中寄读寄宿,为期一年。巴生中华独中董事会和校友会当仁不让,接受这批学子,从而为丹中成功复办铺下坦途。

B 1993e

吉打双溪大年新民独中(1912年创校)

得奖理由:果敢复办,果敢革新,使华人文化的堡垒得以在北马地区维持下去。

推荐单位:吉中华校教师会

双溪大年新民中学源自新民小学,于1957年诞生。1965年,向政府申请改制。次年,正式分家为新民国民型中学与新民独立中学。 自改制后,原有校舍、教室、科学馆以及各种设备,均被国中占据。而独中学生人数日渐减少,处境堪危,后又接二连三受到教育局来函迫迁,走投无路,几致停办。

1972年,经独中董教同人努力奔波,几经周折,并获王宝旗局长协助,该校终于获准迁入经新民校产保管有限公司理事会割归新民独中的老校舍上课。1974年,虽然学生多数为会考不及格之超龄生,而初中生只有数十名,但却为一完整中学――从初中一至高中三。1986年,初中部一路惨淡经营,而招收S.R.P和S.P.M.留级生又以异族比华族多,引发当地各界评议。因此,该校成立复兴运动工委会,整顿校誉,并拜访怡保深斋、培南、育才以及吉兰丹中华各独中,参考及学习其办学方针。1987年,因复兴运动未能达致预期成果,因此决定遣散全体教职员。

1988年,该校处于过渡时期,只招收S.R.P和S.P.M.重考班,暂时关闭初中部。12月,董事部召开会议,决定招收隔年初一新生,遵循独中路线,实行双轨制教育。该校同人到各校、乡间举办座谈会,沿户访问,结果招收60名初一新生。1990年,废除S.R.P和S.P.M.重考班。1989年间,获得当地实业家准拿督蔡文庆献地,并定下建校计划,耗资约300万元。1992年11月,该校全面迁入新校舍上课。从1989年复兴开始,新民独中学生逐年增加,由1989年第一批60名,增至得奖当年的250名,可说已迈入一个新纪元。

B 1993f

吉兰丹巴西巴力培华独小历届董家教及当地村民(1959年创校)

得奖理由:以不拔之志,奋斗三十三年,创立学校,维持学校,捍卫学校,争取让学校纳入国家津贴教育主流,充分表现我华裔热爱民族教育的伟大精神。

推荐单位:林连玉基金

巴西巴力是吉兰丹州最大的华人村落,人口有800余人。村民一般能操流利的国语及泰语,却不谙华语,但能说一种被泰化及马来化的特殊福建话。然而,这并没有阻挠村民寻根溯源,回归中华文化的努力。

长期以来,由于面对交通问题,该村子弟被逼在附近国民学校求学。为了让子弟有接受母语教育的机会,也为了保存民族文化的根,1959年初,村民发起筹建培华独立小学运动。1959年杪,村民以互助形式总动员,开始在热心人士借出的六亩地上建校。连同村马来同胞也热情参与建校工作,全村洋溢着热爱华教的热潮。1960年6月,校舍建竣,72名学生正式迁入上课,学费每月仅收三元。

培华独小正式开学后,董事会必须为筹措常年经费绞尽脑汁。由于巴西巴力是一个贫困、生产力低的小农村,许多家长连一个月三元学费都缴交不起,董事会唯有向外界劝捐及征求赞助人,同时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该校还面临教师待遇不佳而引发的师资荒、学校设备简陋以及校地被收回的困境等问题,长远之计乃申请改制为国民型华文小学。1987年3月10日,董事会曾将培华独小改制为育英小学分校之申请,提呈丹州教育局,但是教育局以人数不足、设备不齐为由,关闭了改制大门。

不论政府当局对培华独小申请改制为国民型华文小学采取什么态度,巴西巴力村民在董事会与家教协会领导下,对民族教育的热爱有如“海枯石烂,此情不渝”。他们相信,纵然一百年争取不到,第一百零一年也会争取得到,他们的期待并不会遥遥无期。1993年12月3日,该校终获批准成为国民型华文小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