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
林连玉基金严正谴责在第十三届全国大选结束后不断出现针对华社的种族极端言论,并且对于极端种族主义者为了自身的政治议程而罔顾各族群的基本权利表示遗憾与不满。对此,林连玉基金发表整体回应以正视听。
正视人民的不满
林连玉基金批评国阵领袖选后毫无忌惮地公开发表煽动和挑畔种族情绪的言论,企图制造种族矛盾,意图转移人民普遍不满国阵施政的视线。
在一个奉行民主选举的社会,人民通过选举选择所认可的政党,以期落实国家的政经改革,实现教育平等及良好的施政,不过是行使民主制度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实不应被指责与怪罪。
近期国阵领袖所发表的“华人海啸”与“按族群回报支持”言论是非理性与不负责任的,并非是全民政府所该发表的合理言论。如果国阵不满意选举成绩,理应正视并检讨其失利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捏造各种指控加罪于华社。这么做不仅凸显其狭隘短视的极端种族主义本质,更与选前蓄意塑造的亲和、包容、多元的形象完全背道而驰。
仅获得47%支持率的国阵政府须正视人民的不满,尊重我国的宪政体制并自我检讨50余年的政绩,而非以污蔑与恐吓的方式回应,以免与人民渐行渐远。林连玉基金促请政治领袖慎言与自重,以免危害我国原已脆弱的族群关系,破坏社会和谐。
勿妖魔化多源流教育
此外,林连玉基金亦强烈谴责东姑阿都阿兹、国民大学马来文明与环境副院长张国祥教授与大马回教消费人协会促请政府落实单一源流学校与关闭母语学校以促进族群团结的言论。
林连玉基金依循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支持多源流母语教育,乃因尊重各族群的文化与多源流母语教育有助于孩童的学习。多源流教育并非族群隔离教育,也不排斥各源流学校学生之间的接触。在不否定多源流教育体制下,各族群孩童的交流互动是值得鼓励的。
我们要求各单位须认清族群之间的差别待遇才是造成族群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独立至今,我国政府将国民团结列为国民教育的最大目标,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强调和执行不平等的偏差政策,使国民团结沦为教育目标的一纸具文。这些不仅妨碍各族群之间的有效互动,更恶化了族群之间的敌视与偏见。历史已证明在单元主义政策下,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所激化的种族主义与族群意识,是导致族群冲突与战争爆发的主因。
此外,为人师表却发表极端种族性言论的事件在我国已屡见不鲜,为族群交融制造了非常不利的环境。族群交融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育者对于族群观念的积极与正面的倡导,并非单纯的将各族学童放在一个屋檐下便可达成。族群间的接触无法保障改善各族学童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的了解。一旦受到大环境不利因素的制约,接触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学校是培育我国社会栋梁的地方,并非政治角力玩弄权术之场所。最后,林连玉基金促请任何学者与单位在发表言论时必须有理论基础与数据验证,切勿凭空想象而妖魔化多源流教育。此外,林连玉基金呼吁社会组织应举办更多跨族群的文明对话,针对争议性课题,互相交换意见,以促进族群间的了解与包容,进而达到真正的国民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