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度(第9届)林连玉精神奖得奖者简介

1996年度(第9届)林连玉精神奖得奖者简介

B 1996a

槟城已故林明初先生

得奖理由:抱定回馈社会为宗旨,出钱出力,积极参与华社文教的建设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九十年代初,挺身而出,承接董事会临时主席职,使深陷困境的韩江中学不致停办,充分体现了对民族教育的爱。

推荐单位: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

林明初,生于广东惠来。少壮南来,经过一番艰苦的奋斗历程后,终于白手兴家,在槟州建立起事业基础,成为石较界闻商。在家庭事业有成后,他抱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宗旨,积极参与社团文教活动。

1988年至1996年,他担任韩江小学董事长期间,陆续完成了多年策划而未能落实的宏愿-―兴建大礼堂、增添课室大厦等硬体建设。1988年至1989年,他担任韩中董事、财政,并于1992年至1997年期间,担任韩中署理董事长。90年代初,韩中学生人数锐减,几陷停办危机。林明初坚持教育乃百年树人大业,万不可废于一旦,于是与一批热心校董,舟车劳顿,远赴中南马了解独中实况,不计年事之高,只求办好韩中,用心之苦,无以复加。抑有进者,每每学校经费不足,他自掏腰包,安定人心,而其捐献公益,难计其数,多不欲扬名,求其心安理得。

1995年,韩江董事会面临群龙无首,陷入危难重重之际,他老人家毅然再次挑起重担,承接临时主席职,并为学校提供经费以渡难关;且在协助韩中董事会完成改组后续出任署理董事长,以其丰富经验,指导同人办学。他始终坚持一贯信念:在董事、校友及教职员携手合作和努力下,为韩中带来美好的明天。

在社团方面,他曾担任槟城潮州会馆、北马惠来同乡会主席,任内发动筹募大学贷学金计划,出钱出力。1996年,正当韩中呈现转机,韩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他却已永别人间,使当地折失一栋梁。

B 1996b

马六甲张雅山先生

得奖理由:献身华教近半世纪,数十年如一日;六十年代坚决反对独中改制,使马六甲培风中学傲立南马至今;长期领导当地华社,维护华小、发展独中,体现热爱母语教育的伟大精神。

推荐单位: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

张雅山,1915年生于福建厦门。年少时在厦门大同中学读至初中二。 二十岁南来后,在彭亨加流坡开始参与华教华社活动。1942年,定居马六甲。1950年,开始涉足马六甲华教华社。

1961年,国会通过《达立报告书》,马六甲原有五间华文中学,除培风中学外,其余四间都接受改制。当时他身为培中总务,忧虑苦思,乃策动华人公立六校董事会召开赞助人暨甲州社团代表大会,以不畏艰难、果敢坚决之主张,为甲州华团代表所同感,毅然决定不接受改制。培中成为独中后,他为培中经费来源日夜操心。他坚持独中理念,虽面对狂风巨浪,仍勇往向前。在董教合作下,培中不但得以渡过难关,而且在硬体建设方面不断得到发展。

华小方面,他也为马六甲公立六校董事会属下其他五间小学筹款,落力协助各校建校和发展。他在担任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马六甲董联会前身)总务期间,曾发动全甲社团代表大会,筹组甲州独立大学分会,并担任总务,负责推动筹款工作。

1988年,他获得培中董事会颁予“长期服务功绩奖状”,并于培风校友会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又获颁“服务功绩彪炳奖状”。 1995年,虽以八十高龄宣告荣休,但他仍担任培风中学董事会以及马六甲华校董事联合会之顾问,并任马六甲华人教育协会主席,积极为董教总教育中心筹款。为表扬他对培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马六甲公立六校董事会、培中家长联谊会、培中校友会及中马培风校友会四个团体,联合在1996年4月13日为他举办盛大表扬会。当天上午,培中师生也为他举行盛大荣休会。 该四团体为了使他的崇高德行与办学精神永传万代,特别发动设立“张雅山培风中学服务精神奖”基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