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届大选应首重政治体制改革
2016已接近尾声。今年是大马人民面对诸多挑战的一年。经济上,马币汇率节节败退、物价及生活费用步步上涨、前景日益不明。这些问题背后是政治上更大的悬念,包括一马公司丑闻等事都悬而未决,而追根究底其,根源是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架构。
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呼吁全体马来西亚人民,在思变之际把制度改革放在政治领袖及认同政治之上, 尤其是在即将来临的第14届全国大选。现有政治体制让“赢家全拿”,权力并在过去三十年中越发集中,这不仅诱发滥权及腐败,也使任何改革的风险过高,令人却步。
行动方略联盟理解,我国政治自2013大选以降就失去方向,在2016年更是诡谲多变,让许多国人深感失望及无力。一方面,族群及宗教纷争无日无之,充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良好施政议题似乎变得无关痛痒。另一方面,各政党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板块重组,化友为敌,化敌为友,似乎权谋至上,看似毫无原则可言。
这两个问题,再加上没有一致认同的首相人选,选民实质上没有选择,以致一些选民甚至考虑不投票或投废票。这形势也使大马的政治僵局越陷越深而有灭顶之虞,因为政府越来越不得民心却能够并倾向于诉诸镇压和操弄民意的手段来维持政权。
行动方略联盟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不过,我们不认为中间选民放弃投票是可行的方案。这只会加重两极化,增加极端势力如特朗普及欧洲极右政党上台的机会。原则上,我们正面看待政治妥协及政党板块重组。多党制民主下的从政者,本来应该视彼此为竞争者而非敌人。
令人深以为忧者,我们缺乏转型及转型后政治安排的路线图。少了这路线图,任何和解都难免被视为是权谋与机会主义之举。可惜的是,各方政治精英继续以道貌岸然的姿态发言,似乎感受不到大众对他们的愤慨、不信任与厌恶。
行动方略联盟认为,大马目前的政治危机是现有政治架构下无可避免的恶果。论三权分立,行政机构明显凌驾于立法及司法机构。论联邦制,联邦政府明显边缘化州政府及地方政府。把两者连接起来,首相的权力在非大选期间很难受到法律或民意的制衡。如此集中的权力直接引发空前贪污弊案,让我国陷入当今的政治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我们现有的“赢家全拿”架构,大大提高了任何改变的风险,让很多人却步。站在族群及宗教利益的角度,很多人担忧换首相及换政府将导致现状的全面崩溃。站在个人野心的角度,很多人担忧任何坐上首相宝座的人都将成为叱咤多年的强人。
为了避免族群权益的忧虑使到第14届大选没有明确的选择,行动方略联盟呼吁所有政党承诺,在捍卫与提升基本人权的同时,就扶弱政策和法庭的刑法权限等有关族群及宗教利益课题上,在第14届国会期间保留现有基本架构。任何重大的改变,都应该在第14届大选后在民主化的环境下通过对话及共识达成。
在第14届大选,各政党应该在各自的竞选大纲里勇敢承诺政治体制改革,通过各级政府在行政、立法与司法各支柱之间与之内的监督与制衡,恢复民主及良好施政。其实,净选盟4及净选盟5集会所强调的10大制度改革,已经提供了很完整的议程。任何在第14届大选后组织政府的政党,都必须落实这些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公平及公正的选举、国会及其他重要机构如反贪委员会及总检察署的改革、自由资讯法的制定以及国安法(SOSMA)及煽动法令等恶法的废除。
实现这些改革,马来西亚将拥有真正的议会民主体制,让行政机构尤其是首相必须对本身行为负责而不能在犯罪后逍遥法外。如果首相的权力能被削减,开除贪污首相的程序能够简化, 那么谁是下任首相的问题就会相对不那么重要了。
把政治体制改革置于族群宗教政治争议与政治领袖之上的呼声,其实也在提醒我们马来西亚政治如何误入歧途。尽管得失利害深远,2013年后白热化的政治竞争并未给民生问题带来足够的关注。穷人和弱势群体挣扎度日,因为“季节性”的现金援助并未能抵消常年的物价上涨。 或许,比较不“赢者全拿” 和比较“不集权”的政治制度,能驱使政治人物与政党在另一方面也展开竞争,努力振兴经济和为穷困人民建立充分的社会安全网。
面对来临的第14届全国大选,行动方略联盟呼吁所有盼望健全民主制度的政党、公民组织、商界及公民优先关注制度改革。我们应该追求民主、良好施政以及好的社会经济政策,而非沉溺在族群宗教纠纷或政治领袖的权力竞争中。
让我们波澜不惊。祝贺大家2017年新年快乐、国泰民安!
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主席
再益卡玛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