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委员会、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及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将为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未来发展,共同编拟《国民型华文中学行动路线图》。
在1960年代,许多华文中学接受了拉曼达立报告书的建议,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
为了促使华文中学选择接受改制制度成为国民型中学,当时的政府作出数项承诺,包括提供足够的拨款和师资、提供土地建校、允许三分之一的时间使用华文教学以及可以自由使用中文发扬中华文化。当时大部分华文中学相信这些承诺可以保留华校特征,所以决定接受改制。
虽然这些国民型华文中学已为社会和国家培育了无数人才,可是他们却仍然要面对许多的问题,如:拨款不足、华文老师的不足、华裔老师比列逐年下降、非华小毕业生比例增加(尤其是郊外的国民型华文中学)、和不谙华语华文的校长被派到国民型中学掌校,等等困难。
教育部拟出的《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简称“《教育大蓝图》”),对国民型华文中学著墨甚少,忽略了全国81间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发展,也没有提出任何资助和发展国民型中学的项目。
在缺乏宏观远景作为导引的情况下,国民型华文中学在面对重重挑战时各项工作难免显得事倍功半。即使一些关注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的团体及人士,也只能在个别课题浮现时做出反应,不过这并不是长远之计。
因此,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委员会、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及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决定联手推动《国民型华文中学行动路线图》,为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未来发展拟出宏图及远景。此路线图将为国民型华文中学各造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董事会、家协、校友会提供明确的方向及路线图。同时,有了此路线图,也对日后向政府或各政党表明诉求时或回应相关的教育政策时有所帮助。
拟出此蓝图的三造将收集资料与编写大网,同时也将聘请专人执行整合及编辑工作。此路线图共分为十大领域,即:
- 落实改制的承诺
- 全面收集改制的契约及相同文件,积极跟进,据理力争,落实权益。
- 增建与发展
- 教育部应在国民中学和国民型中学的拨款申请审核上一视同仁。
- 确保优质教育
- 有教无类为大原则,质与量并重
- 系统化师资培训
- 透明录取师资,让教育回到原本
- 维护委任校长的主权
- 目标“零不谙华文资格校长
- 提升竞争优势
- 突出其强项与各校竞争
- 强化董事会、家协及校友会
- 让三机构发挥应有的功能
- 加强中华文化氛围
- 让国民型华文中学在我国的中华文化传承里扮演应有的角色
- 技职教育
- 注重技职教育,迎合国家发展大趋势
- 学生的升学与出路
- 秉持有教无类,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理念,有效的协助毕业生规划未来的升学与出路。
任何想对《国民型华文中学行动路线图》表达看法或意见的人士也可把看法电邮至行动方略秘书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