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的建设〉看跨族群互动 / 黄瑞泰

作为开斋节献辞,发表于1956年的〈心理的建设〉是林连玉先生重要的著作,文中提出了共存共荣的理念,也充份的表达了当时林连玉先生对即将独立的马来亚社会文化发展的理想。对此,已有不少人作出诠释与推广,本文将从〈心理的建设〉发表于《马来前锋报》这个事件,去思考目前信息科技发展对于跨族群互动与理解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大家都会预设马来西亚不同族群间的互动交流必然是频密深入,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过去数十年来华、巫、印三大族裔有各自的新闻媒体有各自的阅听人,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事件选择的过程中常会考虑各别媒体阅听人所关心的事件,因此不同媒体间的报道有各别不同的轻重缓和,其遣词用字与诠释的角度也有非常大的差异,常常造成族群之间对于某些特定事件在认知与解读上的巨大落差,往往也成为马来西亚社会矛盾的起点,这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的“原罪”,但却不该成为马来西亚族群之间认知鸿沟与矛盾的借口。

〈心理的建设〉书写的那个年代,报章除了扮演信息散播的功能外,更具有教育解惑的角色,当时的民众只能够依靠那几份报刊获知国内外大小事与解决一些疑惑。《马来前锋报》在那个关键的时代,也实实在在的扮演这个角色,为消弭华人社会与马来人社会在建国理念上的差距而尽一份力,非但从林连玉先生处邀得〈心理的建设〉一文,更将该文翻译成爪哇文并刊登。从今天反观,该报格局比起6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讨论空间日益狭隘,背后牵涉的原因十分复杂,作为21世纪的公民,确实该思考打破此现况的可能性。

从现代多元主义观点来看,是难以简单的单一标准、二元划分来判断不同媒体间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与解读的绝对对错,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希望媒体能够加入更全面的报道角度,让媒体本身成为一个多元沟通的媒介,打破不同语言用户因为惯用语不同而形成的社会文化隔阂。除了媒体本身的改变外,阅听人也有责任,必须尝试走出本身长期以来的习惯,应该多尝试接触不同语言的媒体,尝试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做到林连玉先生所提出的共存共荣目标。

无可否认比起60年前,当今马来西亚的国民教育普及,识字率早已不是马来西亚该担心的问题,网络信息科技在这一二十年蓬勃发展也应该意味着跨越本位的互动机会比过去更高,也更频密,但其实并未有如此的理想状态。社会各界对于这个现况形成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也正因为看法不同,要消弭不同族群之间关系的紧张,唯有的途径就是多了解彼此间思考的落差,以及加强不同理念之间的沟通。〈心理的建设〉从最初刊登至今刚好60周年,已经推行12年义务教育多年的马来西亚,多语教学一直是本国重要的传统,长久以来真正实践跨族群文化的沟通与理解的人却仍是少数。大多民众都坚守自身习惯的媒介语,只接触熟悉的新闻媒体,鲜少(甚至没有)接触不同媒介语的媒体,对于许多时事与事件仅从单一族群的角度出发思考与谈论,躲在“安逸区”继续背负对不同族群的偏见与误解,如此无助于跨族群融合,反而加深其中的误解与鸿沟,非但没有走向共存共荣,更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信息科技发展带动了网络数位媒体的成形,也成为今天年轻世代主要的信息来源与沟通平台,更凸显了跨媒介互动的便利性。网络科技增加了信息流动的效率,有助于打破过去单向式的资讯流动模式,因此市民大众也该尝试放下族群之间的包袱与偏见,走出各自的小圈子,尝试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去接触不同的媒体,从而展开跨族群的第一步,学习理解不同族群对于特定同一事件的看法,并更进一步达到不同族群间的互动,消除长久以来日益扩大的鸿沟,才能做到〈心理的建设〉所提到的共存共荣,成为一家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