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第29届)林连玉精神奖得奖者简介

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会谨此宣布,2016年度(第29届)林连玉精神奖得奖者为:

第一位得奖者:吉打亚罗士打李斯仁董事长(77岁)

推荐单位:亚罗士打吉华独立中学董事会

得奖理由:勇于承担独中改革重任,确定以统考为主的办学方针;扶贫济世,泽惠弱势群体,温暖人间。

%e6%9d%8e%e6%96%af%e4%bb%81

李斯仁(1939年-  )虽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个人生活却始终非常俭朴。他对于生活的意义有着不同层次的追求,他曾经在一次公开致词说过:“惟有教育才能带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让孩子认真学习、快乐成长是华社的使命。”因此,本着一颗热爱华教的心,他竭尽全力兴学育才,态度坚定,使他成为一位毕生热诚奉献于华教事业的慈善家。对华教的一份挚爱,使他大步踏上教育事业的开垦之路。 身为独中人,李斯仁认为如果独中办校与国中办学方针一样,是毫无意义的。“承办独中以传承中华文化”,董事部如此积极经营独中,就是为了发扬中华文化。2004年开始,亚罗士打吉华独中在李斯仁的领导和大刀阔斧的改革下,确立办学方针,重整组织结构,以符合华文独中办学理念。他对华文教育的坚持,确立了吉华独中以统考为主的办学方针,为我国中等母语教育的发展,付出一分心力。 李斯仁一生秉持“惟教育可改变个人、家庭、族群与国家”的理念,事业有成之后,他对教育事业极为注重,投入许多心力。他深信,没有华文教育,就不可能发扬华人文化,因此他在维护华教的旗职下,出钱出力,义无反顾地支持华文独中办学。 此外,为了解决华校生面对的升学困难与障碍,他在1994年设立“李斯仁贷学基金”,提供免息贷款给品学兼优的华人子弟继续深造,为社会和国家栽培栋梁。

第二位得奖者:马六甲邓日才校长(76岁)

推荐人/单位:杨应俊先生(董总副主席、甲董联委会主席、培风中学董事)、阙帝兴先生(林连玉基金马六甲联委会主席)、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

得奖理由:在独中推行人本教育,培训师资,不遗余力;从事素质教育研究,见解精辟;献身华文教育,永不言倦。

%e9%82%93%e6%97%a5%e6%89%8d

邓日才校长(1940年-  )从小立志做个好老师,把当老师看成是高尚的志业,为了教育,愿意付出一生,尤其对于华教,更是鞠躬尽瘁。 1966年从南洋大学毕业后,邓校长就回到母校马六甲培风中学任教,并在1975年升任校长,一直到1994年退休为止,服务了近30年。退休后,他继续关心教育的发展,积极参与其中。即使年届70,还曾兼任新纪元学院讲师,积极协助独中师资培训的工作。 培风中学有今天的成就,邓校长功不可没。接掌培风中学后,他进行多项改革,不断求新求变。他秉持因材施教、多元智慧的办学理念,开设多种课程,照顾不同需求和能力的学生。1987年,他更是排除万难,首创工职科课程,开创了全国独中设立工职科、培训人力资本回馈华社之风气,带动了华文独中朝向多元综合方向发展。 华教运动不乏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勇将猛士,但是能够在后方建设上谋划策略,尤其是进行教育理论建设的人才相对缺乏。而邓校长则是在这少数之中,表现最为特出的其中一人。 邓校长也促成我国中小学华文教学课程的革新,以及汉语拼音和简体字的采用;针对各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蓝图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报告和建言,以作为华教运动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此外,他也多次代表我国出席世界华文教学研讨会,发表论文,并吸取先进经验,以推动我国华文教学的革新。

第三位得奖者:仁嘉隆华小三机构

推荐单位:瓜拉冷岳仁嘉隆陈氏公会

得奖理由:极致体现华校三机构的传统,团结合作打造优质人文校园;促进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交融,建立新村学校楷模。

img_3788

仁嘉隆华小三机构指仁嘉隆华小董事会、仁嘉隆华小家教协会和仁嘉隆华小校友会。仁嘉隆华小三机构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推动该校的发展和推广华教工作。近年来,三机构更将仁嘉隆华小打造成为雪州其中一所设备最健全和先进的新村华小。 仁嘉隆华小董事会早在1950年就已成立,由蔡诗琳带领当年热心华文教育的地方领袖成立建校委员会,发动筹建新校舍运动。1952年,仁嘉隆华小校舍终于落成,学校正式命名为“仁嘉隆华文学校”。全校面积三英亩半,建筑费约十三万元,教室有十六间,教员宿舍二十间。新校舍举行开幕时,由雪州苏丹王储莅临剪彩,政府高官显要以及各族领袖云集,是当地一大盛事。 1973年,仁嘉隆华小家教协会正式成立。家教协会在改善学校设备、奖励学生努力求学上进、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1976年,仁嘉隆华小校友会也随即成立。校友会团结所有校友,全力配合仁嘉隆华小董事会和家教协会推动学校的发展。往后,在互相合作配合下,三机构为仁嘉隆华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仁嘉隆华小现在已成为州内发展得最齐全,设备最现代化的华小之一。而作为一所新村学校,仁嘉隆华小能有如此成绩,更是难能可贵。这一切成果的背后,仁嘉隆华小三机构的付出和建树,当然功不可没。

收到14份提名

今年(2016年)林连玉基金共收到14份林连玉精神奖提名,其中3个是团体,其余11个是个人。被提名者分别来自吉打、马六甲、雪兰莪、砂拉越、霹雳、槟城及柔佛,当中有督学、校长、退休教师、商人、企业家、社会工作者和退休人士等。遴选委员会经过讨论、秘密投票后,根据简章之规定,选出上述得奖者。 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会恭贺所有得奖者及他们的家属,并感谢所有提名人支持这项表扬活动。根据林连玉精神奖简章,没有获选者来年仍可再尝试申请。被提名者之中不乏表现优异者,今年落选不意味来年没机会中选。更重要的是,林连玉精神奖的设立旨在让我们在维护与发展母语教育的路上能够提高士气,互相鼓舞、互相扶持。此外,能获被提名对相关人士或单位就已经是肯定了他们的长期贡献。 林连玉精神奖自1988年设立以来,今年迈入第29届,获奖者共87个个人和团体或单位荣获此奖。精神奖所设定的表扬对象为“推动民族文化及母语教育有显著贡献者”,考虑范畴包括:(A)组织发展、(B)社会抗争、(C)社区服务、(D)学术贡献、(E)文化建设、以及(F)扶助弱势群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