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 华仁中学人文科教材】单元(一)野火——诗人林晃昇

林晃昇的诗歌创作(14岁)

刊登于1939.11.21《星洲日报》

夜-诗歌

林晃昇的笔迹

small峇南河流的启发

动荡年代孕育了许多文艺青年,马华新文学也展现了独有的繁盛期(1937年 – 1942年)。方修(马华文学史的拓荒与奠基者)为这个繁盛期作了以下时间分段:

第一阶段:1937年1月至6月

第二阶段:1937年7月至1939年底

第三阶段:1940年至1941年11月

第四阶段:1941年12月至1942年2月

LFS-tian feng
24岁的林晃昇。照片摄于新加坡禧街(Hill Street)的大路影社(Broadway Studio)

林晃昇在学生时代是一位进步的文艺青年,以野火之笔名投稿。野火属于第三阶段新进的文艺青年,当时他只有15,16岁。方修评论野火当时是一位突出的新进作者,1939年间崛起于诗坛,所写多属一些较长的叙事诗,旋律舒徐,铺叙细致。

方修评价椰青、清才、西玲、桃木、野火诸人,是马华新文学时期最为辉耀的诗歌星座,同时也代表了战前二十年间马华新诗创作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的共同点是富于形象性,没有历来一半作者那种口号化,概念化的通病。【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下卷)》(香港: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印行,1965),页118】

 

野火的崛起,标志着马华新诗的发展,在形式上晋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仿如宋词的出现慢调。野火学习艾青,说得上得其神髓,如《夜曲》、《桥下的一群》,写法看起来有点散文化、但如果仔细吟诵,却会觉得别有回荡的韵味,以及一种结构上的美。【甄供《华教春雷林晃昇》(加影:董总出版,2006),页132】

nan qiao ri bao
摄于《南侨日报》印刷社

林晃昇在学生时期也曾加入“澎湃诗社”。当时他刚刚在创作,也参加进去,不久这个社就消失了。林晃昇与爱好文艺的同学,出资创办《中马文艺月刊》,不过,当时所受到的压力相当大,创刊号超过一半的版位开天窗。结果大概是出了六期就停刊了。

林晃昇在二战后前往新加坡的《南侨日报》担任翻译记者。后来返马协助父亲打理家族采矿生意。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