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林先生是一位非常效忠马来西亚的公民。他坚持的立场,是认为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族群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必须拥有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杜乾焕博士)
近几年来,林连玉纪念馆陆续开展硬体和软体建设,并于2014年年底举办开幕典礼。从2007年开始筹建纪念馆工作以来,林连玉基金承蒙全国各地社团、学校以及热心人士大力支持,也获得众多工作人员在筹款、物色馆址、硬体和软体等各方面的襄助,方能完成建馆工作。纪念馆的落成,是来自众人的愿力、心力和努力。
配合林连玉先生逝世30周年,林连玉基金成立30周年纪念,以及林连玉纪念馆开馆一周年,《通讯》特此刊登林连玉基金董事和纪念馆建委在筹建过程的部分受访内容,除了见证筹建过程的点点滴滴,也作为未来继续努力的鞭策。
姚丽芳:纪念馆筹建经过
林连玉墓园和林连玉纪念馆,是两位一体的。林连玉先生在1985年12月18日逝世后,安葬在吉隆坡福建义山一块保留地。事后,十五个华团组成的治丧委员会,改为“林连玉基金委员会”,在1986年初第一次会议,议决要求福建义山批准在墓园附近建立纪念馆。1980年代,在本地提出建立纪念馆算是前卫的概念,华社一般不太认同,因为没有看到纪念馆的意义和作用。林连玉基金并没有放弃这个计划,不时在会议上提出,只是基于条件不足,不少人有不同构想,因此建馆计划也就没有积极进行,一直到2007年为止。
2007年,林连玉基金修改章程,加强组织,扩大董事会,聘请行政人员,同时在董事会下设立不同功能的各种委员会,在各地成立联委会,并提出重新启动建馆计划。首要工作是筹募纪念馆建设基金,有不少筹款计划,包括义卖金砖,全国华小生“一人一元”,全国独中生“家家十元”,也得到社会人士支持。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是“百万献族魂”计划,个人或团体捐献马币一万元或以上,名字可以刻在纪念馆里的铜牌。
当时在主席陆庭谕老师以及吴建成校长带领下,我们拜访了全国独中和当地华团,有三个目的:(一)筹募纪念馆建设基金,(二)宣扬林连玉精神,让大家认识林连玉先生,(三)和当地华团加强联系。各地华团在这一系列的巡回汇报中,了解了林先生的事迹和精神,认识到建设纪念馆的意义。很多团体自动自发举办各种筹款活动,例如有义卖、演讲会、音乐晚会、诗歌朗诵晚会、脚车义踏等等,在2007和2008年筹到360万元。筹款范围跨越各州,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一点一滴,集腋成裘。所以,这也是一场草根、群众的运动。林连玉纪念馆建立起来之后,它是属于大家的,这也符合林连玉精神。
李亚遨:纪念馆的地点与空间规划
从2007年到2010年,我们筹到400多万元,有条件找地建馆了。原先董事会希望能够找地建立一座独立的建筑物。由于是名人纪念馆,所以希望地点和林连玉先生有关系,第一个想到他位于士拉央的故居,但早就转卖拆除了;第二个是峇都律(今端姑阿都拉曼路)教总大厦,当年由林先生带头建立,是1950、60年代的华教司令部,不过当事人无意出让,我们只好物色其他地点。看了三、四十块地,碍于价格偏高,或地点偏远,或大小不适合等等各种因素,都没有结果。
后来,有人介绍文良港帝帝旺沙(Titiwangsa)公园附近一块地,80尺乘160尺,开价260万元,在我们的预算范围内,而且有户外活动也可以在公园进行。业主是Bahai教组织,有意出售,但其中一位产业信托人不愿意签名,交易告吹。在这期间,吉隆坡屋价、地价不断上涨,我们就不再坚持找地,有现成建筑也可以接受,就找回以前看过的Wisma Autopark,靠近中华大会堂的一座六层楼建筑。以前屋主出价500万元,我们负担不起,后来他愿意减到465万元,我们觉得可以考虑。地点相当理想,既靠近林连玉墓园,也靠近中华大会堂、陈氏书院、人镜剧社、茨厂街、尊孔等华人文化遗迹聚集地。董事会和特大通过后,贸消部长也批准了这项交易,我们就成立建委会,负责纪念馆的空间规划。
林连玉基金没有自己的会所,所以需要有办公室;既然要纪念林先生,就得有展示空间;我们希望纪念馆是动态的,所以要有活动空间。整体空间规划是:楼下两层出租,确保永续经营,三楼作为活动空间,四楼是展示空间,五楼有办公室和小型会议室,六楼有客房和储藏室。
张集强:纪念馆的建筑设计
Wisma Autopark这座办公楼约有30年历史,内部隔间紧凑,外观是黑色帷幕墙玻璃,第一次进入内部,就发现光线不足。作为一个纪念馆,需要打开视觉效果,要通透,让更多自然光线进来。明亮、清新也反映林连玉先生正直的气节。纪念馆方位是坐南朝北,有半年阳光会斜照进来,但也有半年是照向背面。如果要有更多光线,结构上就要修改:打通前面的楼板,让屋顶上方的光线往下照射;再把黑色帷幕墙玻璃换成透光玻璃。
按照纪念馆空间规划,我把三楼到五楼打通,因为这三个楼层彼此有关联。比如说,在三楼活动空间办活动,出席者也可以上去四楼展示空间参观。三楼和四楼之间楼板打通,除了采光,还能够让彼此互动。另外,前来五楼办公室的访客,也可以顺道参观四楼。就应用上来说,这三个楼层的位置是自然的安排。
至于外观,办公楼是1980年代流行的“国际样式”,外观只有简单的黑色玻璃。作为纪念馆,外观应该要有特色,才能让行人留下印象。因此,我就想在四楼外观做一个特殊的玻璃盒子,里面的楼板打通后在中间留下一道“桥梁”,在“桥梁”放上林先生的雕像。雕像上方会有光线照下来,前方是玻璃盒子,脚下是活动空间。林先生在1950年代引领华文教育运动,在维护不同族群的母语教育也走在我们前面。林先生雕像放在这个特殊位置的“桥梁”上,访客能够感受到他在那个时代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他的斗争一直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乃至于我们的下一代。在他的争取下,我们才获得平等的母语教育机会。
这个“桥梁”延伸到外面,就形成玻璃盒子。盒子有不透明的墙面,中间留了20多公分的缝隙,让林先生雕像从中凝视前方的默迪卡体育场,那是我国宣布独立的重要空间。这个玻璃盒子提醒大家:在我国独立时,林先生希望不同族群一心认同这个国家。至于玻璃盒子封闭的地方,代表林先生被褫夺公民权和吊销教师准证;而中间笔直的缝隙,象征林先生的个性。希望未来有朝一日林先生公民权被平反后,玻璃盒子不透明的部分会去除,林先生雕像就能够堂堂正正凝视前方的默迪卡体育场,而外面的车水马龙也会看到玻璃盒子里面,有一个雕像站在建筑物的中心位置。一般纪念馆外观需要有特殊的设计,这个玻璃盒子,就会让来来往往的行人留下印象。
此外,外观还有一道遮阳格栅,这是考量到中午阳光照射进来,会提高室内温度,所以比照一般热带地区建筑常用的方法,也是恢复热带地区的建筑特色。过去“国际样式”的封闭设计,使到内部需要有更多照明和冷气。经过重新设计,自然采光、通风和整体的明亮,让纪念馆空间设计有比较正面的效果。
林先生身为华教斗士,在思考如何融入华文教育的建筑语言时,我希望这个建筑能够反映南洋华人的生活场景,所以参考林先生晚年在士拉央的“隆情小筑”,那是有点类似1950年代普遍的新村半砖木构造房子。这种房子最大特征是有一片片的雨淋板,这种雨林板放诸整个马来西亚,在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的建筑是普遍常见的特征。在本地土生土长的华人,对这种特征是熟悉而亲切的。所以,展示空间就用了这个特征,希望访客一进来就看到本地华人的文化元素。其次,也是运用比较温馨、温暖的方式,来呈现林先生为族群和教育奋斗的一生,以及我国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
纪念馆既融合了现代化的外观,也具有本土建筑特色和气候条件的效果,室内设计也加入本地文化元素,我期待纪念馆除了是林先生和华教历史的展示场所,也能够成为吉隆坡一个现代化又活泼的文化空间,也是公民社会运动和各种文化艺术表演活动的重要场所。
徐威雄:纪念馆的意义与功能
创立林连玉纪念馆,是马来西亚华社一件有意义的事,这牵涉到如何思考林先生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林先生逝世时,华社推尊为“族魂”,大家自然而然觉得他有此份量和地位。大家称颂他是因为他维护母语教育的贡献,但他更是鼓吹华人落地生根和争取公民权、国民权益的先行者。林先生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亦即华文教育不是偏激的民族主义或民族优越感,而是争取国民教育权益的必然结果。这是林先生重要的贡献和历史象征意义。
不幸的林先生却遭受到当权者褫夺公民权和吊销教师准证,反映了独立以来掌握权力的统治精英,对于各族群语言文化的观念。林先生公民权被褫夺,象征华人在这片国土上的立足受到挫折。国家当权者不认可他,意味着他争取的理想同样不受认可。但他对整个国家和华人族群而言都有重要地位,即使得不到官方或国家认可,民间觉得他非常有意义,应该纪念他,以弥补甚至质疑官方对建国历史或人物的看法。这是林连玉纪念馆很重要的一个意涵。再来,为林先生立馆,也是要为在官方体制内受到排挤的民间母语教育群体或文化族群,树立一个象征,代表他们曾在这片国土上的奋斗。民间的声音越来越边缘化和受到压制,我们需要一位象征人物作为标杆。现在正是为林先生立馆的最好时机。
设立纪念馆有三点意义。第一点是纪念林先生的勋功,他不仅对民族,对国家的多元开放也有很大贡献,至今仍有意义。他为华文教育奋斗和牺牲,也因为有华文教育,我国基本上还维持一个多元格局。其次,他早在1951年获得公民权,在独立前积极鼓吹华人的第一故乡是马来亚、要入籍马来亚,今天看来,他就是先行者。有人以为他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其实不然,他最早鼓吹华人放弃以中国作为祖国,走在时代前端。独立前后,他推动争取公民权运动,1956年发动全马第一次华人注册社团争取公民权大会,轰动一时,当时报章说他是大会的灵魂人物。独立后,近百万华人申请公民权入籍马来亚,这和他领导教总配合许多华团的工作有密切关系。就推动华人化异乡为故乡这点来说,林先生可说是马来西亚华人史上第一人。
第二点是发扬林先生的人格典范。林先生顶天立地,自己常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确实做到了。他代表华人社会或少数群体争取母语教育权利,面对多大压力,即使被褫夺公民权和教师准证,也绝不退缩、不逃避,坚持到底,临死前三周,还写文章反驳国父东姑对“马六甲会谈”史实的扭曲。他的人格光辉非常了不起,纪念馆能彰显他的人格,而人格是最好的国民教育。
第三点是高高举起林连玉精神,简单说即“多彩多姿,共存共荣”,他坚信这个主张最适合马来西亚,他也坚信历史正义会站在他这一边。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眼光很有前瞻性,当下我们国家最需要这一点。这个精神,好比是马丁路德金发表的“我有一个梦”,我们应该高悬这个梦。设立纪念馆,就能够永远记得林先生的精神,永远记得他的梦。
陈亚才:宏观谈谈林连玉纪念馆
这几年,我们看华人社会有个大趋势,其中一项是普遍兴办各种形式的文物馆,兴办者包括社团、学校或教会等。如果把林连玉纪念馆放在这个大趋势、大架构来看,它有几个特殊意义。首先,文物馆由民间来办,民间能够掌握史料的陈列与诠释,通过文物馆或纪念馆来纪念一位先辈,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地方。第二,我们不要只是把纪念馆当作一个空间,它其实是一个平台。两者不同在于,空间只是在这个面积呈现资料和实体文物;而平台则超越空间,它既有空间的部分,也可以作为对外联系和网络的一环。换句话说,纪念馆可以主办各种不同的活动,包括国内外的学术研讨、导览活动、培训活动、教育推广活动、社区导览活动、林连玉墓园导览活动等等。
纪念馆的成立,成为林连玉基金或华人社会能够主动掌握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发挥多项功能。首先,进一步弘扬林连玉精神,从华人社会走向多元族群,进行跨族群的交流。其次,纪念馆可以作为培训、推广,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平台,不只面向过去,也面向未来,面向年轻人,面向未来一代又一代的新生代。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在首都这个地方,成立林连玉纪念馆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再来,如果我们看吉隆坡的历史发展,从茨厂街一路走到纪念馆的所
在地,这一带是华人社会开拓吉隆坡的历史见证,至今保留很多有形无形的文化资产。这里还有陈嘉庚纪念馆、隆雪华堂未来会成立的文物展示中心,有陈氏书院、观音亭(威镇宫),以及大家熟悉的百年老街茨厂街等等。这里是吉隆坡甚至马来西亚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资产汇集地。各个团体或文化中心之间,能够产生互动以及互相支援的关系,让文化资产、吉隆坡开拓历史、华教历史、先贤奋斗精神,透过这样的资源,散播出去,继续传扬,从华人社会跨出去,走向多元族群,成为马来西亚一个重要的人物精神和历史传扬的中心、培训的中心、推广文化资产学习和欣赏的中心。我在这里特别祝贺,在许多维护华教的理事和人士爱护之下,未来纪念馆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杜乾焕:对纪念馆的期待
我对林连玉纪念馆有很大的期待。有了纪念馆,我希望以后更多马来西亚人民会认识这位伟大的马来西亚公民、伟大的教育家。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纪念馆能够弘扬林连玉精神,以及灌输他的价值观给下一代。很多人不知道,林先生是一位非常效忠马来西亚的公民。他坚持的立场,是认为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族群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必须拥有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他为了坚持这个立场,付出很大代价,这种精神很少见。但林先生不管一切,为了落实这个理想,他宁可失去公民权,也不愿意妥协。这种精神很难得,应该要弘扬给下一代。我希望纪念馆能够成为弘扬林连玉精神的重要中心。纪念馆的位置蛮有策略性,因为这个地点可以说是位于华人文化非常丰富的地方。
(此次访谈和照片由陈子韩先生于2013年拍摄,内容首次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