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 ] 陈亚才:华教应走出悲情 思考统考方向

(槟 城19日讯)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执行长陈亚才认为,华教应走出悲情的境界,思考独中统考应是内部考试、公共考试或是国际考试,以带领华教走向新的里 程碑。

他说,华教百年来发展的特色是民办教育,而让华教充满悲情、怨言及委屈,觉得不受政府的重视,事实上,在美国及进步社会的国家,民办教育是代表社会的进步。

他举例,如美国民办的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术水平比政府大学为高,排名在前面,全世界学子涌往升学,学费特别贵,因此,民办不代表悲情、落后、素质差、可怜及委屈,而带出了学术成果。

penang form
许海明(左一)展示在报章上刊登董总事件的广告,右起为陈亚才、王增文及杨有为。(图:星洲日报)

陈亚才:思考统考方向

陈亚才昨晚在“董总领导层的危机与出路”研讨会主讲时发表上述看法,主持人为王增文、其他两名主讲者为董总副主席许海明、隆雪华堂总务杨有为。

他说,当前全球化的时代,华裔子女升学机会广阔,年轻一辈悲情也少了,主要是以大学学术水平为考量,因此,民办大学若强调悲情,是不容易招生,可见悲情不应是华教的主调,应提高华教的竞争力及学术表现。

提到董总风波,陈亚才说,董总不是很乱,只是有人把章程丢在一旁,搞阴谋诡计及变魔术,甚至抱住华教自我伟大,登广告及贴标签,若没有选他们,董总就灭亡。

不尊重会议是董总风波起源

许海明说,董总主席叶新田及署理主席邹寿汉2人不尊重会议的决定,是董总风波的起源,并形容叶新田召开的特大是项骗局。

杨有为认为,董总领袖出问题,团队也须自我检讨,由于团队素质不好,使领导素质也出问题,如个人神化及自我膨胀,不依照章程行事,我行我素。

提到邹寿汉提出为何逾10年来,都没有人对董总批评的谈话,他说,华社向来优良传统是全力支持领袖的领导,统一战线,而不会吵闹。

本文摘自《星洲日报》2014年12月20日报导,题为“陈亚才:华教应走出悲情‧思考统考方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