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丹华教今昔

kelantan chinese school history《吉兰丹华教今昔》 主编:吴建成 出版:林连玉基金吉兰丹联委会 出版日期:2014年 定价:RM 50.00 页数:397 装订:精装版 目录 发刊词 前言 献词 林连玉基金简介 吉兰丹华教团体简史 关心我们的华教 丹州华教风情与回顾 丹州华校校史 丹州已停办之华校 附录 编后语 鸣谢 编委名表 前言                     /主编吴建成校长 对一般人来说,整理史料是一份苦差。而我是一般人。因此,当子儒先生向我提出,林连玉基金吉兰丹联委会(简称“丹州联委会”)有意将丹州华教史料加以收集、整理,进而编辑成册时,我意识到一项意义重大却得大费周章的任务已俨然摆在眼前了。然而内心一股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促使我欣然认同他的期盼,而且还当了挂名的主编。我在想,丹州华校仅有18所,如能有系统地整理出相关的史料,让尘封近百年的民族教育事迹再活现于眼前,让斑驳的历史向茫漠的未来细诉它历经的沧桑,以延续我华族在这块土地上的集体记忆,这将是一件挺有价值的工作。或许将来丹州这一点经验可作为其他州华教历史工作者的参考,从一到众,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一点一滴地最终把马来西亚华教史拼缀、汇编出来。 子儒先生热衷于文教活动,同时喜爱以特辑、纪念刊、文集等形式将有关活动加以记载并出版。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几乎是天赋的文化建设使命感。凡是他有参与带动、领导的文教活动,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后,他总会把曾走过的这段路上所闻所见,加以收集、整理,再出版成册,包括前人所走过的沧桑也一并记载入册。其实,早在1983年,以子儒先生为会长的吉兰丹中华校友会出版《银禧纪念特刊(1958-1983)》时,就曾收录州内各华校与华团的史料,内容虽然粗朴简略,却是一个好的起步。十年后的1993年,当丹中庆祝建校75周年,出版《钻禧校庆特刊(1918-1993年)》时,在中华校友会《银禧纪念特刊》的基础上,再次将有关华校史料加以丰富,并增添16所已关闭华校之史料,这可说是一种提升。 回顾当年,为迎接建校75周年的到来,丹中人办了三件大事:其一是按传统习俗办了一场“钻禧校庆联欢晚宴”,广邀各界热心人士欢聚一堂,以凝聚力量、自我肯定、进发征途。这是组织的常态行为。其二是搞了一场“文化之旅文娱演出”,为丹中于1994年、1996年、2000年及2005年开展的一系列东海岸巡回演出拉开序幕,成为丹中在地广人稀的东海岸推广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一项具战略意义的使命。其三是办了一场深具历史意义的“丹州华校史料展”,尝试把丹州14所华小(当时布赖分校尚未脱离话望生华小而独立)、两所国民型中学,以及一所独中的校史资料系统性地加以收集、整理并展出;多年后再编辑成册,收编于《丹中钻禧校庆特刊》里。这项立足于当下(联欢晚宴)、总结过去(华校史料展、特刊)、延伸于未来(文化之旅演出)的活动系列,耗竭不少丹中教职员生的时间与精力。我们得特别感谢当年几位教职员的奉献,他们是:已故副校长郭彩兰、事务主任刘梅芳、活动主任叶景华、华文科主任谢志明,以及辅导主任杨淑华。当然,促使这一切成为事实的幕后推手无非是时任董事长的子儒先生。顺便一提,这项校史整理工作也产生了一个副产品——孕育了一段姻缘:谢志明与杨淑华老师在这段搜寻史料的过程中,从相识到相爱,再到相结合而成立家庭。这是后事。 回想当年,出版丹州华教史料的确是一段艰辛、甚至是痛苦的历程,一种严峻的意志力锻炼。尽管如此,它并不像办钻禧联欢晚宴或搞文娱演出那么引人关注,更谈不上引起哄动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史料整理工作是一项孤凄、寂寞的文化奥德赛(Odyssey),没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是难于成事的。话虽如此,曲终人散几近20年的今天,当子儒先生重提有必要填补丹州华校近20年的历史真空时,从各校校长及董事们的言谈中,我方察觉到他们对丹中人20年前整理丹州华校史所付出的努力之感激及赞赏。原来对许多平时鲜少关注史料收集的办学者来说,记载于丹中钻禧校庆特刊里的史料,几乎成了各校查证史实时非看不可的“圣经”!这点“发现”除了可让我们聊以告慰外,也敦促我们在继续处理史料的工作上马虎不得,辩证、勘误皆得认真严格。 因此,子儒先生口中所说的“只要把近20年资料补上就行了”,来到编委们的手中却变成了千斤重担!所幸在这一次的校史资料收集的工作上,编委们得到各校领导的积极主动配合,还有傅信强和余秀玲两位督学的护航。它使编辑的道路不再孤凄,更何况子儒先生不时会邀约编委们吃个饭,打打气。尽管如此,肩负这项出版使命的主力军—丹中的文史老师,仍然未能在子儒先生所设定的期限内如期交货,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期交货。原因不外两个:其一是长期存在于华文独中的繁重教育工作;其二是有关文史老师严谨的治史态度。凭着这点苦干的精神和精干的态度,大伙儿终于不负众望地交出了亮丽的成绩。我要在此特别感激苏汶威、吴怀颖、刘挺壮及林坊伶和萧祯辉这几位老师,还有协助美编工作的陈佩莲、潘色青及陈宝安,正是主要靠他们那持续奋战、废寝忘食的精神,这本《丹州华教今昔》终能以新颖、焕发、严谨、周全的面貌与大家见面。他们是我华文独中探索教改前路的尖兵,在他们身上我再次感受到了独中来自华社、走向华社,以及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动力。 话说回来,丹州联委会在出版《丹州华教今昔》的过程中,也搞了一个“热身运动”作为2013年华教节序幕的重要活动——在吉兰丹中华总商会礼堂隆重举办“吉兰丹华教风情与回顾”史料展,以民众易于接受的精简、鲜活方式将18所华教的史料与现状加以展出。那是2013年10月18日的事。当时获得吉兰丹摄影艺术协会积极配合,动员会员随同丹州联委会访问团到各校参访,并拍摄校景和教学活动。尤有进者,而自2013年3月起,星洲日报东海岸版也用颇大篇幅以《关心我们的华教》专辑刊登一系列有关丹州各华校的专题采访报导。在丹州联委会文宣主任萧志强校长及余秀玲督学的策划下,这批史料也以“丹州华校史料图片巡回展”的名堂,自今年2月起轮流在丹州各县区华校巡回展出,有者还慎重其事地办了开幕仪式。 丹州联委会的上述努力,其用心良苦,无非是要向面临城市化、少子化冲击而人口快速减少的丹州华社,细诉华教先辈们所走过的崎岖与沧桑,冀望后辈们能延续这段集体记忆。近来,丹州联委会经已征得丹州五金商公会慨允以极低的收费出租其会所 3楼作为展示厅,以便这批史料得以向民众作永久性展示。上述活动的推动者,无非是子儒先生!事实上,他还提出一个更具战略价值的想法:希望每所华校都拨出空间建设校史馆、校史室或校史走廊,让华教先辈们历经的沧桑与创造的辉煌得以激励及鞭策后辈继续奋勇前进。行将步入古稀之年的子儒先生,其用心之良苦,期待之殷切,直叫华教同道们激赏之余亦深感汗颜。 祖国巍峨大汉山,耸立于主干山脉之巅;荡荡丹江水,奔腾向浩瀚无垠的南中国海。在依山傍海的荒野与山洼间,我们的祖先衣衫褴褛,胼手胝足地开发了荒野,撑起了蓝天,乃至搭建庙宇,构筑学校,让炎黄薪火得以传承,让龙的传人得以繁衍。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地,几经波折,历尽沧桑;晋入世纪之交,终于盼到中华文化复兴的曙光。而今丹州18所华校,犹如含羞答答的村姑,红妆素裹,哼唱着秧歌,扭动着腰肢,快步前进在乡间昏暗、逶迤的羊肠小路上,以“输人不输阵”的态势,迎向东方喷薄欲出的旭日。是的,她们正赶赴一场数百年难得一遇的飨宴—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的伟大复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