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 雳‧怡保16日讯)2014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讨会筹委会主席李亚遨说,目前教育政策对国际和私立学校的推动,尤其大量开设以英文为媒介语的国际学校及 大机构以企业方式管理的私立学校,虽符合社会部份人士的期待,但对以华文为主要媒介语的华小及独中而言,其冲击和影响需作出充份评估。
国家教育政策逐渐调整
他说,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迁,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国家教育政策近年来也逐渐有所调整,具体反映在语言政策上,官方大力强调英文的重要性,以及拓展私人教育领域。
也是林连玉基金会义务秘书的李亚遨,今天在2014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讨会开幕礼上致词时说,教育大蓝图显示我国教育政策仍陷于“民族国家”的迷思。官方视单一源流教育为国民团结的工具,使得教育趋向政治化,对多元源流教育的发展堪称不利。
促关注小学改革问题
他说,2011年开始落实的小学KSSR课程改革,到了2017年正式进入中学阶段KSSM课程。政府在教育体系中推行教育改革政策,华小自然会受到影响,小学改革带来的问题与挑战,需获各界关注。
“此外,独中的教育改革已推行17年,也是验收成果的阶段。不论外界的冲击与挑战有多大,华文教育如何持续提昇教育素质,才是关键所在。”
他说,这个研讨会是要研讨我国现有华文教育体系的问题,提出符合社会转型需要的革新建议。
这项于今天起一连两天在怡保举办的研讨会,是由独立大学有限公司、林连玉基金与华社研究中心联办,并邀得香港教育学院领导与变革研究讲座教授郑燕祥及台湾新北市立新店高级中学校长李玲惠担任研讨会主题演讲嘉宾。
杏坛250人参与研讨会
共有250名来自国内外教育界人士参与研讨会,包括多名教育部官员、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发表论文,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教育体系存在的各种现象。
发表论文者,包括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助理主任郭荣锦、华文科科长林毓聪、教总副总务黄稳全、师资 培训主任李金桦、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讲师刘敬文、香港中文大学未来城市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国璋、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教育研究助理谢映红、柔佛峇株巴辖华仁 中学副校长黄祯玉、巴生兴华中学教学研究与发展组组长张喜崇、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会长陈友信、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系博士候选人苏源恭、理科大学 政策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讲师陈耀泉、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张永庆、瑞典隆德大学东亚与东南亚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洪敏芝等。
出席嘉宾包括林连玉基金主席吴健成、独立大学有限公司主席胡万铎、华社研究中心主席周素英、林连玉基金峇株巴辖联委会主席陈大锦、董总代表庄俊隆、大会主席团成员陈鹏仕、大会副主席蔡庆文、筹委会副主席郑庭忠、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祝家丰、吉隆坡尊孔独中校长潘永强等。
本文摘自《星洲日报》2014年9月17日报导,原题为“李亚遨:政府拓展英文私专‧华小独中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