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和“两个阵线”之概念与实践

继续发扬823座谈会的团结

雪隆董联会于1986年8月23 日在霹、森、甲、柔等州代表列席下举行了理事座谈会。这个座谈会 在深受各界的关注下,根据团结的精神,以坦诚和严肃的态度互相讨论和交换意见后一致通过六点看法,正确地解决了董总与各政党内华教人士的关系,重申董总超越政党但不超越政治的立场。

我们希望大家继续发扬823 座谈会的团结精神,检讨与总结 1982年董教总倡议“三结合”及 1986年支持民权委员会创议的 “两个阵线”政治策略的是非得失及克服它所引起的一些问题与紊乱。

“三结合”的概念与实践

1982年董教总倡议“三结合”的概念,目的是为了使到朝野与民间力量能够互相配合,俾能更加有效地捍卫民族语文教育与文化及维护民族权益,特别是解决当时面对的华小变质的危机。

在面对种族压迫及同化政策被大力推行的时候,董教总致力于团结朝野及民间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抗拒这些种族压迫及同化政策,在理论上应是可行及正确的。
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下列问题:

(1)1982年一些华教人士经过集体讨论,以个人身份加入了民政党,却引起一些反对党人士的不满,也许是由于党性过强,这些反对党人士不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作出些少让步,相互配合,反而加紧宣传,把斗争矛头指向华教人士,猛烈抨击,使“三结合”概念的推行工作一开始就遇到重大的阻力;

(2)当向群众解释“三结合”概念以及参政的目的时,“打入国阵、纠正国阵”,“里应外合”以及“内部争取”等口号就被提了出来。然而这些口号只表达了 “三结合”概念的部分内容,只阐述了在朝者的工作重点,并没有包括民间团体或在野政党的斗争策略和工作重点。另一方面,反对党一些人士一再要求在朝者采用与巫统强硬对抗或摊牌的方法,那也是不实际和不合理的作法。由于朝野和民间所应采取之策略的特性和共性没有得到很清楚的区别和论述,导致了群众对“三结合”的概念产生了种种的误解。

(3)由于“三结合”在实际上变成“两结合”,不但得不到反对党的配合,而且处处还要提防反对党内一些机会主义分子的明枪暗箭,结果民政党内的华教人士虽然作出很大的努力和牺牲,内部争取的效果有客观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巫统在国阵内独揽大权,及近年来越来越滑向寡头政治的趋势,如果缺乏强大的反对力量,也即是三结合里的在野力量,特别是国阵外的民主阵线的组成,里应外合及内部争取工作的局限性和困难将会越来越大;

(4)在1982年和1986年二次全国大选期间,董教总的一些负责人参与了助选的工作,由于身分没有清楚的交代,致使董教总被卷入政党政治的竞选旋涡中,增加了推行“三结合”概念的困难。

“三结合”的概念在理论上虽然理想,可是在实践上却引起了许多问题和紊乱,而且造成董教总领导层之间产生意见分歧与步伐不一致。

以上是一些初步的看法,为了统一认识,加强团结,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三结合的口号在实践上引起了一些问题,但是,董教总应坚持“三结合”概念中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精神实质。

(2)董教总与任何政党,并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组织上的联系。任何政党内的华教人士在政治上是向他们各自的党负责,而不是也不可能向董教总负责。今后,如果一些负责人想参与任何政党的助选工作,他们只能是以个人身分去进行,以避免董教总再被卷入政党之间的纠纷;

(3)民政党内的华教人士虽然在内部争取方面遇到种种的困难和问题,但他们在3M新课程教材和教学媒介、甲板埋毒、三保山、综合小学、工业大蓝图、新经济政策、选区划分等问题上,在协助解决或提呈建设性意见方面,都曾作出贡献。我们认为所有热爱民族教育,真心为争取民族平等和维护基本人权而不断努力的人,无论是在什么政党或团体里,都是我们的朋友和团结的对象。

“两个阵线”概念应由有关政党自己推动

在1986年大选前,华团民权委员会在贯彻《华团宣言》的过程中总结出要促进我国民主制度 的健全发展,必须打破一党专政的垄断局面,因此倡议“两个阵线”的概念(“最初称“两党制”后改称“两个阵线”以免被误解),即希望各反对党能够联合起来,为选民提供新的抉择。

作为成立民权委员会的十五华团成员之一,董教总也支持民权委员会推动反对党联合阵线的工作。结果由于回教党过于热衷鼓吹回教国,而民主行动党对反对党联合阵线采取消极态度,致使反对党联合阵线在大选前无法组成,只签署一份民主行动党除外的竞选协定。

由于各反对党之间缺乏共同的政治理想作为合作基础及缺乏谅解与合作精神,在本届大选无法联合及发挥作用,“两个阵线”的概念也因此遭受了挫折,华社对出现更加民主和开明局面的寄望也落空了!

由于董教总在对“三结合”的概念还没有作出清楚的交代之前就支持并协助民权委员会推动“两个阵线”的概念,加上“选人不选党”和“选党不选人”等口号的出现,而“丹绒之役”又出现紊乱的局面,致使一些人对董教总的立场产生疑问。无论如何,从长远来看,在国阵外的民主阵线和“两个阵线”的概念在打破一党专政及促进我国民主制度的健全发展等方面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否要推动及如何推动有关工作,则应由有关政党
本身去决定。

调整步伐,继续前进

为了突破困境,采取新的策略,进行尝试,遭受到意料中或预想不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甚至犯错误和失败有时也是难免的,只要能加以检讨和总结,及时纠正错误,抛弃思想的包袱,仍旧可以再度轻装前进!我们提出上述对“三结合”与“两个阵线”的初步看法,供大家参考,希望有助于对有关问题作出更进一步的检讨。今后,我们应在密切关注我国局势发展的同时继续把维护和发展民族语文、教育以及文化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以捍卫华小,发展独中和争取民族平等。

(本篇讲词发表于董总各州属会第28次联席会议(14-9-1986))

资料出处:《董总50年》,页558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