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18日讯)教育部今日与多个华团和印度文教团体见面,聆听各造对于统一国文课程纲要的意见,与会者一致反对教育部统一各源流小学马来文课程纲要的建议。
今日出席会议的7个华团分别是教总、董总、华总、林连玉基金、华社研究中心、南马文艺研究会和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马华和民政党也派代表出席。
主持会议的是教育副总监拿督凯里尔,会议从下午2时30分进行至下午5时才结束。
出席华团也针对教育部的建议达成3点共同立场,其一为坚决反对统一各源流小学马来文课程纲要的建议,因为这不但违反了教育原理,也完全不符合华小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与会者充份发表意见
其二,他们认为,华小非常重视马来文的学习,长期致力于提升学生对马来文的掌握能力;经过不断的努力,自70年代以来,华小的马来文水平有了显着提升。
他们也建议教育部成立一个涵盖华团所推荐的专家和代表,一起组成特别委员会,共同探讨和寻求适当的方案,以进一步提升华小学生的马来文水平。
与会者在会议结束后,向在教育部楼下等待的记者透露,会议过程中让与会者充份发表意见,惟最终并没有达成任何结论,也并没有讨论下一次会议的日期。
另一方面,8个团体包括大马华文理事会、华总、教总、董总、全国校长职工会、林连玉基金、华社研究中心和隆雪华堂则决定于明天(19日)召开“反对统一各源流小学马来文课程纲”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收集各造意见
询及这项建议是否势在必行,马华联邦直辖区教育咨询委员会主任王鸿财说,教育部现阶段在听取各造的意见。
至于内阁曾于2010年议决不统一国小、华小和淡小的马来文科课程纲要和考试,他说,官员表示需要翻查资料。
询及教育部是否在明年率先于六年级落实统一国文科课程纲要一事,他说,较早时教育部有此建议,不过现在不清楚落实详情。
“他没有说明年落实,(相信是)大家同意的话就明年开始,不同意的话可能明年就不能开始(落实)。”
教总师资培训组主任李金桦说,现在的制度,华小和淡小的国文科课程纲要与国小不同,教育部有意统一各源流学校的国文科课程纲要、课本和考试。
与会者包括教总秘书长陈清顺、大马华文理事会成员彭德生、全国校长职工会副总会长何润兴和总秘书游国文、华总副义务秘书拿督陈耀星、华社研究中心主任詹缘端、马华教育谘询委员会秘书兼地不佬区国会议员邱思祥、民政党中央教育局主任刘清分。
张盛闻:曾提反建议
另一方面,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指出,他将于周三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上述课题发表谈话。
他说,他担任马青教育局主任时,已经针对《2013至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中提到国民型小学由四年级开始,采用与国民学校同等程度的国文课程纲要一事,向当局提出各项反建议。
邱思祥:统一课程对华小不公
邱思祥指出,他在会议中已经代表提出,反对统一各源流小学的国文课程纲要。
他说,国小和华小在教学时间不同的情况下,采用同样的课程纲要,对华小学生是不公平的。
他也透露,华小的英文课程程度肯定比国小的低,但大家都不否认到了中学时,华小生的英文程度更好,同样在国文程度方面,华小生上了中学时,对国文的掌握不会输给国小生。
“当然有些人讲话比较偏袒,声称华小生到了中学和大学,连讲国语都不行,我坚决表达没有这么一回事,只是有少部份的学生没有办法做到。”
他表示会把会议结果报告给党中央,而且已经告知教育部的官员,马华将会针对这个课题提呈建议。
他指出,在会议中,他提出要提高任何科目的水准,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兴趣,而他很高兴所有与会者都认同这点。
他透露,课程难度提高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是使到学生变得没有兴趣,这是很重要的。
邱思祥说,在他的年代,学生可以选择难度比较高的国文(Bahasa Kebangsaan)试卷,或是程度不那么高的马来西亚文(Malaysian Language),学生就可以根据程度来选择。
本文摘自《星洲日报》2015年8月19日报导,题为“华印团体晤教部反映意见‧反对统一小学国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