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更多人關注警濫權
他說,不管對方有否穿上警服,如果民眾心存懷疑,可以要求警員出示證件,或是撥電至警局確認警員的身份和臨檢行動是否合法,這也是影片中教導民眾的一個方式。
在此影片中,林連玉基金是負責內容策劃,戲劇之子和社區通訊中心分別負責演員和拍攝部份,人民之聲則是扮演監督的角色。為何要製作此影片?鄭屹強說,這主要跟近幾年來,我國頻頻發生警察濫權和貪污事情有關。
他指出,因為國內公民教育不普及,許多人不知道警察的權限,同時也不知道本身身為公民的權利,導致警察濫權和貪污事件頻頻發生,單在去年至今,幾乎每個月都發生一宗相關事件。
他透露,一兩年前,林連玉基金在中學開始推廣公民教育活動過程中,他們發現缺乏一個很有利的教學工具。
“每次我們只能夠通過學生玩遊戲、角色扮演以及講解,讓學生認識國家憲法、國家政治制度、甚麼是民主、警察的角色等等。加上由於時間有限,從去年到今年,我們也只跑了七八場活動,沒有辦法每天去跑活動。”
他說,人民之聲一直以來都在舉辦類似活動,比林連玉基金更早推廣,但人民之聲的對象是公眾,林連玉基金則是中學生,因此,他們決定一同策劃此影片。
“我們希望推出這個影片後,可以讓更多人關心和關注警察濫權的問題。”
內容依據法令拍攝
為了避免觸犯法令,製作團隊唯有找來看似像警服的藍色衣服充當警服,並採納律師公會的《警察和你的基本權利》小紅書作為故事內容,為大馬的觀眾呈獻一個搞笑又輕鬆的公民教育片。
鄭屹強強調,影片內容都是以警察法令和刑事程序法典作為依據,絕無超越此範圍。
他說,劇本是屬於聯合創作,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是影片中的情節,都是常會發生在普羅大眾身上的。
他披露,這些演員都是戲劇之子的一份子,他們都是對非常關注國家發生的警察濫權事件。
“不乖警察捉”
小童留陰影
鄭屹強也是人民之聲秘書處成員,他說,大馬的家長有一種不良習慣,即喜歡利用警察來恐嚇小孩,總愛說出“如果不乖,就叫警察來捉你”這番話,從過去到現在都是如此,造成現今的年輕人對警察存有恐懼感。
“這會使到警察叫你做甚麼,你都會去做,導致出現一些警察‘不該做’的事情。”
人權意識培訓不足
他也認為,警察部隊的人權意識培訓不足,也是導致警察不太瞭解本身權利而作出濫權和貪污行為的其中一個導因。
“我國的警察還是沿用英殖民時代監管的方式,使到許多不該有的手段出現,如威逼、恐嚇等等。”
他指出,其實有時候警察犯下錯誤,是因為警察不太認識自己的權限。
他不否定警隊當中確實有好和壞的份子,但如果民眾不知道自己的權力,或是警察不知道自己的權限,都會導致犯錯事件發生。
“如果民眾不給予提醒,或警隊不把害群之馬揪出來,警隊要自我改革不太容易。”
製作成本僅1萬
鄭屹強透露,影片的製作成本超低,包括印刷費,只花了1萬令吉,屬於低成本製作,當然無條件聘請大明星。
他說,劇中的兩名主要演員阿美魯阿芬迪(Amerul Affendi)及凱里利祖安(Khairilridzuan K’N),都是本地馬來影壇著名的演員,而且還拿過不少獎項,算是有名氣的演員。
“這部影片的演員都是義務性的,1萬令吉的花費只是用在印製、拍攝、剪接和購買一些道具,如果包括演員費,肯定不只1萬令吉。”
整個影片今年3月開拍、9月完成,從籌備到完成只花了6個月的時間,當中拍攝只花了區區2天的時間,大部份時間都花在籌備和討論劇本上,所幸拍攝過程都很順利。影片10月正式推介,獲得150人出席觀賞。
提及續集的問題,他笑說,現在談這個問題還言之過早,或許明年6月再策劃,因為要找演員是非常耗時的工作,加上要找這些義務性的演員,更為不易。
民眾可上Youtube觀賞
鄭屹強認為,現今人獲取資訊的方式已超越電視,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是從網上獲取資訊,所以他們已將此影片上載至Youtube,讓更多民眾觀賞。
多虧網友和部落客在網上落力轉載,獲得不錯的反應,單單是面子書,轉載率已相當高。他說,這個影片裡頭所談的內容其實跟國營電台第一和第二頻道目前播放的警訊節目有所相似,主要是教導民眾認識警察的權利,瞭解警察的運作。
“我們所談的內容雖然跟警訊幾乎相似,只不過,大馬人很少觀看國營電台,尤其是警訊播放時間大部份都是在早上,不是黃金時間。有鑑於此,我們除了把影片製作成光碟以外,還上載至youtube,讓更多人觀賞。”
目前此影片已經在網上廣泛流傳,詢及會否擔心銷量受到衝擊時,鄭屹強無憂地說,他們並不在乎這個問題,因為錄製此影片的最終目的是要教育民眾。
“我們並不在意(銷量),哪個教育方式可以教育民眾,我們就用那個方式。”
不過,因考量到不會上網的老一輩,製作團隊還是得使用一些傳統方式如製作成光碟。有意購買光碟的民眾,可以以樂捐10令吉方式,向林連玉基金和人民之聲辦公室索取。
此外,他也透露,目前也有不少老師和社區工作者購買此影片充作教材用途,同時也成了自己到學校推廣公民教育的其中一個教材。“這是很有效的教材,學生都蠻喜歡,好笑之餘還很有趣,最重要是,學生看後學到東西。”
看到學生從中有所收穫,他喜悅地說:“我們的目的總算達到了。”(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