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 政经动荡民主需新论述 华教应推动内部民主化

踏入2015年,马来西亚面临内外交困,论者以为未来可能会步上政治与经济双重动荡的局面,首相纳吉面临马哈迪强势逼宫,民联又因伊刑法濒临瓦解,推动民主运动需要新论述才能走出困局。 另一方面,华教运动近年停滞不前,董总领导层爆发前所未有的内讧。论者以为华教团体应该配合改革的大潮,推动内部的民主化与法治,倡导多元开放、兼容并蓄的思维,才能促进华教队伍的合作,共同应对教育多元化时代的挑战。 林连玉基金联合昔加末联委会和马六甲联委会于3月28日、3月29日在前述两地举行“为马来西亚政经及华教局势把脉”讲座,主讲人是政改研究所执行总监王维兴、时事评论员林宏祥、柔佛士乃区州议员黄书琪、林连玉基金主席吴建成。 一马机构丑闻掀风波 王维兴王维兴指出,马来西亚的经济目前面临几项冲击: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导致外资退出股市;国际原油价格崩跌,导致国油收入锐减,直接造成国家收入大减;短期外债增加、外汇储备金减少,债务偿还能力受到质疑,马币币值接连贬值。 他指出,根据C4监督组织援引总稽查司的报告,因管理不当与疏漏,国库每年蒙受多达230亿至400亿令吉的损失。一旦国油收入锐减,政府必须增加借贷与税收填补,庞大债务必定债留子孙,而消费税出台也是意在迫使人民为损失埋单。 他称,根据研究马币币值贬值其一祸首就是一马机构举债400亿令吉的丑闻。揭弊网站《砂拉越报告》近期公布该机构的爆炸性资讯,公布许多交易细节与来往信件,令人质疑首相纳吉身为该机构的顾问团主席,是否涉及这些丑闻,如果不知情,则有失责之嫌。遗憾的是,主流媒体只是蜻蜓点水,未敢揭露此议题。 他说,马哈迪对纳吉展开强势逼宫,纳吉强力镇压反对派,加上经济动荡情势,未来可能上演政治与经济双重风暴,华裔是否会像1997年那样做壁上观? 民联失安华如何运作 林宏祥林宏祥则指出,伊刑法争议暴露了社会并没有转型,华社还是期待行动党扮演反对的角色,但以“喊口号”方式隔空对骂无助于解决问题,重点是如何说服马来穆斯林社会,要理解对方不同的世界观,并展开对话。 他说,安华入狱以后,民联失去了重要的斡旋的角色,因此未来要提出一个能够说服选民的运作模式。如果宗教争议是不能短期内解决的,就应该遵守共同的纲领与规则,推动制度改革的议程。 他说,可以理解部分人后悔支持伊斯兰党,但应该看到推动改变是要累积的,过去民众在时代的关口做了些尝试,无需过于介怀。不是看到改变才坚持,而是因为有了坚持才有改变。 政策比拼走出种族陷阱 黄书琪黄书琪则认为,伊刑法是巫统和伊党共谋转移问题焦点的工具,前者企图掩盖经济问题,后者则是转移丹州水患问题。另外,伊党保守派也借机在党选前造势。 她说,国内经济已经遇到瓶颈,过去都是靠内需支撑,家庭债务攀升。消费税实施后可能导致消费不足,经济放缓。旧政治以肤色看问题,忽略了经济问题影响更大。 她说,台湾为了走出蓝绿恶斗,有了社会民主党的成立,马来西亚政党之间不应该陷入种族宗教议题的恶性竞争。在野党也不能只是依赖308的造势论述,推动改革应该比较治国政策,唯有拿出新的都市政策、经济方案等等新论述才能吸引年轻人。 董总陷入封闭思维 吴建成吴建成则指出,政治趋向转型,但执政者依然专断,种种治理丑闻不断,董总领导层此刻爆发危机,则显示国内民主与法治的匮乏。他说,尽管董总领导刚愎自用,不依章办事,但是背后仍有一批爱护华教人士支持,这其实是冷战时代“二元对立”的思维作祟,为了意识形态的对抗,往往强求内部团结,即使牺牲客观事实也在所不惜。董总领导人利用华教面临压迫的情势巩固自己的权势,企图绑架爱护华教人士的思想。 他说,华教运动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应该倡导包容、相互尊重的原则。华教今天面临的不只是政治的压制,也面临教育多元化的挑战,面对竞争独中应该拿出自己的办学优势,遗憾的是董总忙于内斗,陷入封闭的思维未能积极倡导教育改革回应挑战。 以下是两场的影像 昔加末站 马六甲站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