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节特辑
獨中復興運動2.0
我国的华文教育,从最初的私塾,渐而小学,再而初中以致高中,从无到有,从有到更好,遵循的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以致于有现今1200多所华文小学、61所独中,以及三所民办学院。
华文中学在50-60年代被联盟政府要求改制,一些不接受改制的学校纷纷成为独立中学。独中在经历一段抗争之后,终于在70年代由一些华教领导所发起的独中复兴运动中,开始茁壮成长。1973年12月,由董总率先提出《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当中提到独中的使命、总的办学方针、统一课程、统一考试,并对学校经济问题、师资问题、学生的来源和出路问题、升学与就业问题等,提出建议和看法,为独中教育的长远发展,提出一条发展的新思路。
此后,各独中就如兄弟登山,各凭本事。有的独中发展得很好,生源及师资来源,源源不绝。有的独中则惨淡经营,除了经费短缺外,整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办学风格等,都差强人意。因此,这些惨淡经营的独中,肯定无法成为社区、家长及学生的首选。
那么这些地处边缘,经费、生源、师资来源都相对匮乏的独中,应该如何来一次“独中复兴运动2.0”,将它们的发展做一次“质”的提升呢?若不如此,我们怎能对得起华教先辈/先贤们舍身取义为华教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呢?
70年代的《独中建议书》提出一个原则性的办学方针,即传承及发展中华文化、重视数理、兼授华、国、英以促进各族文化交流并培养毕业生出国深造的能力等。“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三语并重”、“数理优越性”等,成了独中的办学宣教语言。
在2005年1月,董总再次提出了《华文独立中学教育改革纲领》,殷切的提出了未来独中教育必须关注的四个面向,即培养独中毕业生具备1,自我、2,家庭与群体、3,民族与社会、4,国家与世界,四个领域内的15种能力。《改革纲领》建议,各独中必须让学生在中学6年的学习中,培养起这15种带得走的能力。《改革纲领》要求独中办学者直面一个新时代的学习观,即“真正的学习不在于知识的堆积,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革纲领》提到的许多关于学科整合、更新教学法、重视非考试科目课程、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生活教育、调整考试结构及评鉴模式、注重教师发展、倡导教师自主学习、发展学校特色、善用社区资源等,都是各独中应该重视的“质”的提升,理应受到独中办学者之关注。
问题是,大型独中如吉隆坡中华独中、循人中学、巴生兴华中学、马六甲培风中学、宽柔中学、居銮中华中学、巴株巴辖华仁中学等,绝对有条件在自己的学校做上述的规划和发展。然而中小型独中,尤其是地处郊区的小型独中,就必须靠社会大众的垂注和关爱,否则,我们将发现,同样是独中,一些独中可能因为匮乏的条件,而栽培不出具备多项能力的毕业生来。
纵观全马,大型独中得到的资源和捐献也最可观。它们的毕业生众多、校友众多,也因为栽培出许多杰出的校友,拥有良好的口碑,因此得到的财力支援也最多。
“独中复兴运动2.0”需要打破这个怪圈/魔咒,目的是希望点醒华教领导人,尤其是董总及各州董联会衮衮诸公,将未来的华教发展重心放在关注中小型独中的发展上。除了呼吁政府制度化拨款给各独中外,更应该向商贾、庙宇及华团等,传达资助中小型独中的重要性,以最实际的行动来推动新一波的独中复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