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差异政治的观点

归结马来西亚政党轮替失败的成因,其中一项常见的解释是缺乏乡镇选民的支持,且归咎于竞选活动与宣导不足。 华文教育的部分情况亦很相似,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到论述优势的位置,彷佛只要将自己的处境与认知传达出去,想当然尔地能得到他人的支持。问题在于,事情并不总是如此地理所当然。 语言政策攸关认同差异 全国选举涉及到人们对未来的想像,而对华文教育政策来说,一个非国语政策的语言教育所带出的疑问是:多语与民族国家建构如何成爲可能?如何回答这道 问题,也正是单语、双语或多语制等的不同政策结果。而这又不仅仅是政策走向的问题,更是与生活习性、身份认同以及认同的形式有关。 如果我们忽略这些见解在不同族群、阶层中出现的可能差异,而只是「面向国家」,期待诉诸权力改变制度,略过不同身份认同与想像的讨论,则不见得就能消解理解的差异,相反地,它可能激发右派、原教主义的反扑。 尤其可以发现的是,即便试图从法律、制度下手,也受制于政治现实。自称少说话,多做事的马华公会选择了在不触碰最高旨意的前提下,放弃增建华小、独中,而改以迁校、分校,以改变局部现状。许多的举止似乎在结果上取得成功,其以实践之名义,在原先框架下探索出路。 然而,不得忘记的是马华公会本爲政党,其改以顺从政治现实谋求出路的行爲,恰好显示其从政治抽离,吊诡地作爲「去政治化的政治」而存在。在其去政治化后,政党自身的政治意义随之剥离,取而代之的只有留在国阵联盟内,作爲巩固权力的存在。 看见压迫结构及潜在盟友 个桉研究的常见问题,在于容易忽略本身的普遍性,而夸大了自己的特殊性。将华教的处境放到马来西亚的背景,寻找与他相似的对象,相信任何人都能联想到澹米尔教育以及更多样化的原住民教育。 但是由于被夸大的特殊性,华教不仅使自己与他人形成隔阂,并且爲了维持特殊性,而使自己的形态固定下来。一方面限定了自身的变化,另一方面限定自己的群体——华文教育,抑或是以华人爲主的民族教育——而我们陷入这个漩涡时,又再一次使自己脱离自身所处的环境脉络。 在近两届的全国选举,跨族群、语言的呼吁总是不绝于耳,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单打独斗的「受难者」不足以解决问题。人们已注意到声称自己爲「受害者」并 不容易获得支持,共同体的范围必须扩大以赢得支持,例如对外说明受益者乃是少数,而彼此都是政策下的受害者。于是「受害者大联盟」逐渐成型。其采用的是一 种能普遍被接受的策略,如「不是反马来人,只是反贪污」,但共同体的范围拉到国家的层次,可以发现要从中直接取得共同善将会变得异常抽象,最后将与「一个 马来西亚」无异——人们已无从知道,究竟「整体利益」指的是谁? 吊诡的是,虽然明知如此,仍不改其志,但诸多尝试只限于临时的联盟关係,而无法达到长期功效。其原因或许在于「大联盟」误以爲必须要使自己成爲一个目标一致的整体,如此一来,由于内部成员的扩张,所争取与追求的将会是更爲抽象的「整体利益」。 暂时性的结盟无法迅速获得共识,但华教的权益仍必须回到马来西亚的脉络去思考。相比起同样遭到边缘化的教育,如澹米尔语与原住民教育,华教虽然艰难但已成长出自己的体系,其位置与目标更接近于当主流教育政策共享者。 但或许正是此一因素,华教昧于准主流的身份忽略自己与其他边缘者所真正共享的乃是一种受到制度与习性压迫的结构。只要使自己意识到这个受压迫的结构,就能看见自己的邻居、盟友(寂寞是没必要的,边缘站满了人群),而前提是必须要有想像力。 选择差异的自主权 除非我们愿意相信,所有的差异都只来自政党操弄,不然我们必然发现彼此的身份认同、生活态度与所追求的目标都不尽相同。但这并没有使我们变得举步维艰,因爲关键并非消解彼此的差异,反之,我们更要发现这种差异。 若我们假装差异是可以被消解,或放入到私领域掩盖起来,则只是漠视或压抑各自的差异。彼此的关係并非透过消灭差异以取得共识,不仅差异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被消灭,而且,重要的乃是确认彼此的多元平等关係。 不妨直接取一个看起来与华教毫不相关的群体——同志爲例。这两者都有好几处鲜明的共同特徵,例如都违反直觉与「常识」,华教的情况是多语教育无法塑造单语民族国家,即妨碍团结,而同志的情况则是无法判断性向,会造成社会秩序溷乱。 毫无疑问,华教与同志并非同等的事物,前者是教育,后者是性取向。但是,两者之间又是否存在着关联? 有的,至少两者在确立自身的位置时,都多少从承认个人有选择差异的自主权的概念中推演出来的。这种结构上的相似,甚至可以找出华教与原住民、华教与 流浪汉等各种组合,彼此之间的关係并不如想像中的遥远。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承认这种关係,而无视这根本问题则是源自于对社会生活差异空间的抹杀。 本文上述观点源自差异政治理论的啓发。该理论认爲,传统的自由主义式公民权利观念虽然消除不同出生的不平等,但是忽略了现代社会内优势社群与边缘社 群的权力宰製关係,因此强调必须正视社会中各群体的差异性。与传统政治学强调的「天生」差别不同,差异政治特别看重「后天」形构的差异,它具有流动性和关 係性。 营造认同差异的社会 本文旨在说明,政党如马华公会成爲国家政策的「中立」执行者,其政治意识薄弱。而对于华教而言,若过于重视从制度上取得成果,就会发现也只是从制度 上取得合法性,但那同样地只是一种去政治化的过程,它假装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社会乃是自明地具有论述的优越性,而无视其与不同群体的关係,尤其可能是具有 争议的。 华教的价值必须回到马来西亚的脉络以赢得共识,而同时,华教的目的并不是必然地要走向模彷主流或参与到压迫结构中,反之,应该借由自身的位置,反身 结合其他遭到政策与价值不公的群体,营造能够认同差异的社会。这裡所指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将它视爲不相关或归属在私领域即宣告完成,反之,华教与同志运动 都同样地使我们必须正视「政治生活就是保持差异」。 陈洸铭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本文为2014年华教节特辑文章系列,今年题目是“族群认同与民主转型·华教的新时代挑战”,由林连玉基金组稿。) 本文刊登于《燧火评论》2014年12月8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