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精神vs各族人民团结斗争

际此民众争取公正民主运动日见高涨,华教内外受困的今天,重温林连玉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林连玉精神在1957年独立前夜至60年代初十多年间,华教抗击英、巫单元主义的斗争中产生。实际上是“华教精神”,因为它是整个华教运动几代领袖和群众集体斗争经验的一部分。它又是各族人民和平合法斗争普遍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马来西亚各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一)刚性“不受压迫,反抗压迫;不怕牺牲,避免牺牲”配合柔性“合法、合理、坚决态度” 林老师认为,人生而平等,反抗压迫是天赋人权。要反抗,牺牲不可避免。做好付出必要代价的决心,反而令到对方不愿遇抗而缩手,避免了牺牲,是积极的辩证的。如果没有林老师坚决的斗争,如何打退50年代单元主义疯狂的进攻?上述刚柔结合的“十六字诀”是林连玉精神的核心价值。 (二)团结 林老师善于聚合有原则的广泛团结,并在此基础之上,开拓与马华公会中央教育委员会“三机构”的阵地,作为冲锋陷阵的后盾。林老师以个人崇高威望捍卫了华教不受三机构内梁宇皋之流的破坏与侵蚀。这是当前饱受风波折腾的董总很好的正面参考。 (三)中华文化与马来(西)亚国情相结合 林老师将“修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与乎“平天下”(各民族共存共荣,互相吸纳优点,最后熔铸为没有你疆我域的“民族大同”社会)的中华文化,滋润马来(西)亚多元土壤,提升中华文化为我国国家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主动接纳马来亚化,抗拒种族主义“马来化” 国家独立,华教主动接纳学制、课程的“马来亚化”,国语为必修必考科,培育爱国意识,惟坚决拒绝种族主义的“马来化”(同化政策),从而实现了华教从“侨民学校”过渡为公民学校的历史性转化。林老师自己率先成为公民,并积极推动华人公民权运动。林老师效忠马来亚,华校是我国多元国情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五)各族人民民主运动的良师益友 马来(西)亚经2008年“308“海啸后,种族主义正在走下坡,为林连玉精神与各族新生代进一步结合提供了契机。最近马大同学突破深锁的校门,表现了超越种族主义藩篱的“勇者无惧”的实践。这将是各族人民和平合法斗争普遍价值观踏上新一台阶潮的前奏。 麦翔,华教工作者,历史研究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