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伦理与公民教育

这几年独中人数急速膨胀,在不少关心母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承的人士眼中,这是正面的效应,笔者却认为这种认知与现实有落差。根据观察,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入独中的根本目的并非母语教育,更不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真正的重点是独中的办学方针以及管理方式。 从头发长度、服装尺寸,甚至包括统一规格的袜子、发型样式等日常仪容规定到留班制度,这种严格的纪律管理一直以来是独中办学严谨的象征。对家长而言,中学叛逆期的孩子的相处和管教是个巨大的难题,校风严格、纪律严明的独中在家长眼中正好可以扮演保护层的角色,与乌烟瘴气的现实社会隔离,相信透过严格校规来保障孩子不会学坏。 传统伦理面临挑战 然而独中办学核心思想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各种挑战,这挑战正也包括家长及学生,因此教育场域出现争议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与全球化、民主思想及资讯科技发展碰撞的结果。 中国社会就立基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儒家伦理系统基础之上。根据这套系统,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是上下、尊卑、主从关係,形成了阶层制的伦理观念,而独中教育体系以及师生关係正是继承了这套伦理系统,也是今天面对挑战的根源。 资讯科技与全球化浪潮席捲而至,单一权威以及集体意识的概念备受挑战,公民社会也在这个背景下出现。学校作为培育下一代的场域,公民社会以及公民意识早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不能缺少的一环,教导中小学生认识自己的权利,以及引导学生参与公共议题讨论是公民教育的基本环节,而这种讨论环节,却会与传统儒家伦理相互抵触,甚至是有所矛盾。 不鼓励讨论校规 在公民社会的概念中,公民对于凡是涉及个人生活的公共议题都该关心,也有责任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被侵犯,而在校园内的“公共议题”,如髪禁、服饰规定等都被处于关係中上层阶级的老师垄断,学生不只从未赋予讨论及批判的权利,背后更有严峻的校规来压制学生讨论这方面的议题。 从老师层面来看,这种垄断让校园管理更有效率、更为方便,但从公民教育层面来看,却造成学校与现实世界脱轨,自外于大环境的改革。这种校园与外在环境的落差也直接让原有的伦理体系快速崩解。这几年对于中国传统经典的再发现(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推广)正也是为了回应这种困境,从经典的宣导去尝试维繫崩解的传统价值,形成公民社会与传统价值角力的现象。 学习不同角度思考 公民社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在公共议题的讨论中,即使无法完全满足所有个体的需求,却还是能保障个体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且所有意见都有同等的尊重。 学校也该有这种格局,开放学生讨论校园内一些公共议题,甚至赋予一定程度决策权。让学生参与校园公共议题讨论与决策,并不意味着老师既有地位与权威会消失,相反的是面对同学们不同的意见,老师的角色从原有的命令者及决策者转为引导者。老师可以协助学生决策,并确保决策后瞭解其需承担的责任,这样所获得的尊重与权威比既定的更为有说服力。 从公民教育方面而言,这种互动过程更能让学生瞭解从不同角度及立场思考问题,真正的公民教育才能够发生。   黄瑞泰,曾任职华团,目前在独中前线服务。 (本文为2015年华教节特辑文章系列,今年题目是“中学教育怎样培养现代公民”、“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改革前路”,由林连玉基金组稿。)   本文刊于《星洲日》2015年12月9日,这里刊登的是原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