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公民教育序曲

人们常说学校就是象牙塔,言下之意,学校与社会隔绝,社会的“现实”与学校绝缘。但是我们知道,随着制度的演变、观念的更新及技术的革新,学校成了社会机制愈来愈重要的一环;国家教育体制的成败往往决定着社会的成败。 有鉴于此,让教育更贴近现实是刻不容缓的事。中学是成长中重要的里程碑,中学生虽然还无法行使公民权之下的某些权利与义务,但他们是社会中重要的特定群体,对国家的规划与发展理应有更大的发言权。 中学教育所要灌输的现代公民意识及培养的现代公民,可能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公民”,而是要让学生在中学阶段透过学习与成长获得参与社会建设的认知与身份认同感。 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必须做出以下的调整。首先,学校运作机制需要重新探讨。由上而下的决策及管理模式也许已经到了要有颠覆式转变的时刻。中学生的心智正处于从依赖到独立的过渡阶段,及早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将有助于独立与自觉感的习得。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个人”的自我意识较强,较为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尊心强等,通过上述参与学校决策的引接或许能协助中学生从对“个人”的自觉延伸到对“环境”的自觉,成为既关心自身,也关注他者的人。 这样一来,他们懂得以外在环境为参照系,让自身更具可塑性,却又不失自己的独特性。在现今及未来必将加速的瞬息万变世界中,这是作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社会责任感与世界观的形成是中学生的其中两大心理特点,与其将主动权让渡于学校之外不可控的环境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学校应该主动出击,让自身更具主动性与主导性,通过结构的调整让学生更大程度参与到学校的运作。这将增加学校建制的能动性,开拓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性。 调整个体与环境平衡 再来,中学教育的思考与认知也必须尽量以中学生心理特点为依归。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以巧妙引导也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正向积极的性格。教育工作者如能真正把握中学生感情丰富但不稳定及情绪的逆反性等特点,善加引导理应能培养学生热情但不偏执的性格,这是现代公民所必须拥有的一个重要素养。 中学生习惯的群体性特点将能通过自身不断地调整来达到个体与环境的平衡,让自身与他者有机融合,这是身处马来西亚多元化社会的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总的来说,让自己永远处于与他人的对照当中是生活得以维持活力的重要因素。中学教育只要坚持正面疏导与启发性思考的教导原则,必定能让中学生生活活跃性特点得以维持延伸,进而让他们成为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好公民。  吴翠美,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泗里奎民立中学校长 (本文为2015年华教节特辑文章系列,今年题目是“中学教育怎样培养现代公民”、“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改革前路”,由林连玉基金组稿。) 本文刊登于《星洲日报》2015年12月8日,这里刊登的是原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