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节特辑
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可谓在“转型”阶段。政府首先把国立大学区分为研究型大学及非研究型大学,并且让研究型大学自行招收学生。但此举却导致多间研究型大学减少招收学士课程学生,反而增加招收研究生,开办更多硕士课程,以符合研究型大学的头衔。
今年4月推出的《2015-2025年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蓝图》也阐明政府有意在10年内逐步转型为高教监督者而非目前的监控者,以让大学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一切的高教事宜,包括学生录取、财政开销、课程设置等,皆改由大专管理层自行管制,政府不再控管。但另一方面,教育部却与大专学府签订5年绩效制合约,若大专表现不佳或未达到目标,政府给予的款项将会减少。如此看来,所谓的校园自主权,恐怕只是华丽的包装,实质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学精神荡然无存
政府一系列的措举,逐渐把公立大学企业化,培养迎合市场需求的大学生。此话何以见得?在推行《高教蓝图》时,首相纳吉表示希望能透过推行此项蓝图,提升高教水平、更多国人接受高教、提升就业率及栽培更多各领域的人才。换言之,生产力和效率是大专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样一来高教素质竟要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大学在全球排名来做衡量标准。从政策层面看,政府对高教的想像和期待,就是把高教视为培育未来劳工的工具仅此而已,大学之精神荡然无存。部分学运分子及学者长期提倡的“校园自主,学生自治”只能被舍弃一旁,无法实践。
不但如此,加上现有恶法的钳制,校园言论空间日渐收窄。政府一直以来都利用《大专法令》来对付异议者,即使学生要表达不满,也有所顾忌。《大专法令》一而再,再而三修改,只有愈加压制言论及结社自由。政府仍然无视校园自主,凭借恶法干预大学的操作和限制学生的行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高等教育要寻找突破和改革,其实不难。除了我们常注重的提升大学排名、增加校园设施、招收更多外籍生等,最重要的核心是培育出来的学生素质。学生是大学里的学习主体,任何政策的实行应以学生利益为考量。
须知一间大学不只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如果读大学只为一纸文凭,然后出来找一份好的工作,满足市场的劳动力,究竟大学教育的本质还存在吗?封闭的校园、不鼓励思辨的环境,造就的就是一个个只会考试读书的机器,基本上无法在学生之间激发更多的思想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我国的教育制度目前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学生、教授、行政部、管理层,乃至政策都需要我们去监督和给予回馈。所谓的“转型”,必须要认真落实在各个层面,更重要的是,厘清“高等教育”的意义,才能正确的走在高教改革的路上。
萧佳盈,曾任职非政府组织,现就读硕士班。
(本文为2015年华教节特辑文章系列,今年题目是“中学教育怎样培养现代公民”、“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改革前路”,由林连玉基金组稿。)
本文刊于《东方日报》2015年12月7日,这里刊登的是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