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薈:中文知識界、讀書界的交流平台--《當代評論》發刊詞

在改革與轉型的時代風潮下,引進有意義的知識和學理觀點,將有助於我們掌握當前社會的問題,釐清和梳理爭議的核心,並透過對話和辯論,豐富社會對改革轉型的論述與思辨,同時以更理想的方式理解當代的思潮趨勢,拓展視野,為社會發展方向提供更為理性與清醒的評析。可是,一份能夠討論社會重大議題,提供深刻和紮實的分析,又面向社會大眾的公共評論期刊,是目前我們社會所闕如的。

由此,在林連玉基金學術委員會的策劃下,希望透過籌辦一份公共評論期刊,使本地中文知識界、讀書界有一個的交流平台,針對社會真實問題以及其前因後果,彼此呈現他們的思考、反省和建言,從而讓彼此間在面向各項社會爭議事件中,有較為紮實的疏理和智性的辯析,發揮文化創造的意義。

《當代評論》是一份人文和社會科學性質的半學術性公共評論,期盼負起議論公共課題、傳播思想新知、討論文化學術之使命,並且體現公共理性與人文關懷的精神,期待為社會提供思想養分和價值方向。本刊內容兼具理論與現實對話,強調社會動向和思想狀況,並且關注跨族群議題,同時提供弱勢發聲的園地,內容範圍涵蓋政治、社會、文化,以專題、隨筆、評論專欄、圓桌論壇、訪談等各種形式。

在國家與社會的轉型之際,知識和思想不能缺席,在一片眾聲喧嘩的輿論環境,我們依然需要一份有距離和冷靜的熱情,以檢視當代公共議題,構建理性互動平台。本刊編務方針,以注重民主論述、公共理性和弱勢群體為主要內容取向,致力以建立寬容與說理的評論規範,並向知識界和評論界開放園地,希望大家共同為民主家國思索,同建繁榮邦國。

【按:《當代評論》將於11月5日下午2時假隆雪華堂舉辦推介禮。】

出处:东方日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