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评论8:东马人文与社会

DD8 Cover

当代评论8:东马特辑——东马人文与社会Contemporary Review: East Malaysia
召集人    :许德发
责任主编    :何启才
编委会    :潘永强、潘永杰、徐威雄、陈穆红、姚丽芳、李亚遨、李万千、吴益婷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定价    :RM12.00, S$10.00, USD8.00

栏目 人选 题目
主题 蔡增聪 砂拉越华人社会——从移殖到生根
陈琮渊 砂拉越华人社团的历史演变及社会功能
陈剑 砂拉越反殖斗争史略
布芳 新政治形势下的人联党何去何从
吴益婷 砂华文学里的族群关系
蔡羽 从老街导览走向城里深处——兼谈都市生活与老区文化的碰撞
黄孟祚 泥煤地开发的危机
文/法立诺翻译/邓婉晴 在流质区域与硬性国家之间
陈泓谦 双重分权:沙巴的出路
文化观察 曾丽萍 消费或免费?这是一个政治选择
专访·对话 吴小保&黄麒达 专访白永瑞:从周边看中国
随笔专栏 管中祥 除了网路,社会运动更需要社会组织
讲座·论坛 黄翠妮 马来西亚中文民间人文及批判刊物的出路与前景:四刊新春聚餐暨交流会
圈内笔记 廖明威 问世间,辩论为何物?
国际观察 钟成 华语方言文化的挑战与身份构成的政治

绪言:东成‧西就?马来西亚的“两岸关系”

2013年第13届大选尘埃落定,马来西亚国阵最终依靠东马两州而保住江山。中央阁员的东马代表增加与在位33年的砂州首席部长退位,改变了其政治版图。此外,2009年推动的大型发展计划,亦改变其经济面貌。回顾近年发生的事件,沙巴拿笃武装入侵、掳掠居民游客、非法移民和身份证计划等等,皆引发了人们对沙巴海域安全、族群结构变化和政治利益分配等忧虑;而砂州各类大型计划与土地发展,也激起当地原住民的群起反抗。新政局之下,东马的政经文教会否也有新变化?而这将会对马来西亚各领域带来怎样的改变?

为此,本期《当代评论》选刊了有关东马各篇与历史、政治、人文等相关的主题文章,让读者回顾东马的过去与现在,共同探讨东马的困境与未来发展。

多年来,作为一个国家,即使摒弃了地理位置的因素,马来西亚的沙巴和砂拉越(东马)和马来半岛(西马)严然两个世界般微妙地存在著。这两个区域自古以来就属于「奴山塔拉」(Nusantara)的一部分,彼此在政治、文化、语言、经济,甚至宗教上都有各自的发展轨道,虽然相近,但不尽然相同。然而,自大航海时代以后,西方殖民主义逐步席捲东南亚。

马来半岛和婆罗洲也在殖民的过程中,开始了本身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也促使两地传统社会面对蜕变或在寻找新模式中,逐渐形成一个復合/联邦制国家(Compound/Federal State)。

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新加坡、沙巴和砂拉越组成「马来西亚」,至今已有52年的歷史。这段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东马和西马经歷过许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对东、西马两地在政治合作、族群关係、语言教育、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周边关係上,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將来,都產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作用。

1999年,前副首相安华遭革职而引发的「烈火莫熄」(Reformasi)运动开始动摇马来西亚长期一成不变的政治版图。2003年,马哈迪退位后,在野阵营虽未能在此后三届大选(2004、2008、2013)攻克国阵,却也让国阵步步为营。尤其是2013年的第13届全国大选,砂拉越和沙巴更是发挥了「定存州」的效用,使得国阵最终依靠东马所贏得的47个议席保住江山,继续执掌联邦中央政府。

作为回馈,国阵则在內阁中增加了东马的代表。可见政治上,东、西马两地如今已成了唇齿之邦。这样的变化,致使过往常以中心意识自处的西马,如今面对所谓「边陲」的东马时,其「中心—边陲」界限不但已逐渐淡化,更像一片脆弱玻璃,轻弹即破。

政治主权意识

东马,尤其是砂拉越的政治主权意识在前任首长泰益引退后逐渐抬头,砂民间更掀起了「砂拉越人的砂拉越」运动,民间力量蠢蠢欲动,对于即將到来的砂拉越州选举带来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为此,本期《当代评论》选刊了有关东马各篇与歷史、政治、人文等相关的主题文章,让读者回顾东马的过去与现在,共同探討东马的困境与未来发展。

蔡增聪的《砂拉越华人社会——从移殖到生根》全面记述了砂拉越华人社会从最初的移殖至后来落地生根的过程,以及华人如何融入当地的政治和地方文化。陈琮渊的《砂拉越华人社团的歷史演变及社会功能》则梳理了砂拉越华团的形成背景及简述砂拉越「三缘社团」(血缘、地缘、业缘)和超帮组织的特色和功能。蔡增聪和陈琮渊的这两篇文章可谓相辅相成,简单扼要地勾勒了百余年来砂拉越华人社会的歷史发展面貌。

政治方面,陈剑的《砂拉越反殖斗爭史略》回顾了砂拉越左翼思潮的发展,重新检视这段对东马政治影响极深的歷史。左翼思潮和左派政治曾经影响马来西亚的总体发展方向,虽然这些影响至今仍在,但在主流歷史语境中,砂拉越的左翼运动歷史和西马的左翼运动史一样,仍是处于反面和被边缘的歷史。

陈剑的文章也述及了砂拉越左翼组织与砂拉越人民联合党(人联党)之间的关係。人联党乃砂拉越歷史悠久的老牌政党,然而人联党近几年的內訌导致党內人员出走,2011年砂州选举更让人看到人联党的势弱。为此,布芳在其文章《新政治形势下的人联党何去何从》论述了人联的发展现况和困境,同时也尝试分析人联党在当前新政治局势下的未来趋向。

至于人文方面的文章,则有吴益婷的《砂华文学里的族群关係》、蔡羽的《从老街导览走向城里深处——兼谈都市生活与老区文化的碰撞》和黄孟祚的《泥煤地开发的危机》。

吴益婷的文章剖析了砂拉越族群的书写与国家体制干涉之间的弔诡;蔡羽的文章强调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应该兼顾硬体和人文的均衡发展,让城市里的人「终將有个共同的价值观作为导引」。黄孟祚则从泥煤地的开发,探討了大集团和官联公司的种植和发展计划,如何给当地的生態环境、原住民习俗地和社区带来破坏与衝突。

双重分权概念

相对砂拉越的专题文章,有关沙巴的专题文章只有两篇,即陈泓谦的《双重分权——沙巴的出路》和法立诺(Farish A.Noor)的《在流质区域与硬性国家之间》。陈泓谦在文章中提出了「邦—州」和「邦—省」的两种双重分权概念,尝试为沙巴寻回主权,藉此达致国家与州属的「势力均衡」(equilibrium)。

系统性的分析了当前沙巴的政治现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局势。法立诺的文章则是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泛亚细安(pan-ASEAN)人的角度,去解读沙巴当今面对的內忧外患,提出超越现代国家疆界的流质区域——亚细安。

本期《当代评论》主题虽名「东马人文与社会」,唯刊出之主题文章多集中在砂拉越议题的探討。此外,囿于编辑之局限,主题文章所涵盖的层面仍不够全面,尚欠缺诸如原住民、教育、领土纠纷、非法移民等议题的探討,未能引领读者更多地瞭解东马,此为憾事。

无论如何,所属一个国家的西、东马,隨著两地政治势力的变迁和角力,或將对马来西亚未来政治转型產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深思的。

【订购/购买方法】

第一步:联系本会
有意购买者,请私讯洽询,确定价格与邮费
电话:03-21422496/97
电邮:[email protected]
FB:https://www.facebook.com/llgcultural/
Whatapps: 019-2802496

第二步:汇款手续
国内汇款:
林连玉基金银行户口:大众银行(PBB)
账号名字:LLG
户口号码:3155 631 331
Reference填写:Book
汇款后,将汇款单据(bank-in slip)传至[email protected]Whatapps: 019-2802496

第三步:寄送包裹
确定汇款成功后,提供邮寄资料。
本会将在2-3天内出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