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5日讯)林连玉基金主席吴建成表示,虽然林连玉基金属于精神领航组织,不能取代董总或教总这类具有具体政策的组织,但可以做的是,重新把从前的战友拉回团队里,培养华教未来的接班人。
他指出,董总三五个领导人将华教搞得七零八落,在面对注册问题后陷入群龙无首阶段,如何重新整顿董总和收拾残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家必须好好思考一番。
吴建成今日下午在林连玉基金2015年全国联委会联席会议中致词时,这么表示,是项会议是马六甲培风中学视听室举行。
致力推动民主改革
吴建成表示,林连玉基金同时将致力推动民主改革,建立跨种族的民主思想,将原有的传统防范性组织转型成发展性组织,惟需要面对很多以往不熟悉的领域,包括广交异族朋友,认识他们的文化和思想。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尤其是年轻知识分子,所以我希望各地联委会在30周年这个阶段积极推动这方面的具体工作,开始新的建设工作。”
他说,虽然林连玉基金还在“打内战”,但他不希望历史工作者往后记载该基金迈入30周年时於云硝中度过,而是记载该基金勇於在内部破坏中度过,贯彻林连玉精神中的“以建设对付破坏”。
他认为,华教队伍里不该存有“玉石俱焚”的思想,以免华教在错误中被销毁。
林连玉基金组织参差不齐
此外,在基金会务方面,吴建成表示,林连玉基金是在1985年林连玉逝世后10天就成立,至 2007年都维持在固定的活动模式,2007年后正式扩展活动范围并重新赋予新定位,至今全国已有15个联委会,今年5至7月也到东马与华教工作者交流, 希望能当地筹备成立联委会,使林连玉基金成为一个全马性的组织。
行政部需注入更多人力
他说,林连玉基金的组织参差不齐,发展条件不良,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而董事会虽然从23人增加至42人,但只有四分之一属于活跃者,故如何让不活跃者活跃、活跃者更活跃,也是该基金的考验。
他认为,行政部组织比较松懈,需要注入更多的人力,改进协调和集成工作,可惜一些很不错的干部先后离开行政部。
“行政部必须加强与各联委会和董事会的联系,同时也加强与群众,特別是年轻人的互动和交流;另一个任务则是重新推动赞助人工作,加强这项群众基础。”
他说,目前林连玉基金有300余名会员,增幅不高,但处理的事务日益繁重和广泛,涵盖政、经、文、教4大领域,所幸这七八年来经济基础管理得不错,花费700万令吉设立林连玉纪念馆,获得非政府组织踊跃使用,也许很快就要考虑增设空间。
林顺康:各联委会须草根化
另一方面,林连玉基金联委会主任林顺康表示,西马各联委会的成员必须进一步年轻和草根化,让更多民众了解及接受并準备加入该基金,才能使这条路走得更长。
出席者有署理主席沈德和、副主席姚丽芳和谢蔡梧、马六甲联委会主席阙帝兴、顾问刘锡通、法律顾问谢春荣、董事郑庭忠、常务董事莫泰熙、以及各联委会的代表。
摘自《星洲日报》2015年8月16日,原题“吴建成:培养华教接班人‧ 林连玉基金可拉战友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