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纪念馆在2013年落成,年底设计团队开始参与四楼展示空间的设计工作。当时展示空间的展示隔板已经完成,建筑设计师张集强利用林连玉先生故居新村木板屋的概念,让人有简约、朴实、现代的感觉,相当符合林先生的形象。
展示区一是展示空间的核心展区,主要呈现林先生的生平事迹。展示组决定以林先生名诗“飘零作客滞南洲”的四句诗,将他的生平划为四个阶段(第一句诗搭配第一阶段),亦即第一阶段是原乡岁月、滞留南洋,第二阶段是磊落人格,第三阶段是领导华教运动,第四阶段是褫夺公民权、述往思来、晚年留影和生荣死哀。
于是,根据既有的雏形——新村木板屋式隔间,以及诗篇划分的生平事迹,开始构思展示区一的设计。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呈现林连玉先生。谁是林连玉?今天为什么需要纪念馆来呈现他的精神特质?这是设计团队在未进入工作前的第一步,不断地反问并从零开始重新认识林先生。反复阅读资料与旧照片是必做的功课之一,每一张照片的眼神与脸部表情,都是林先生给我们后辈的讯息。其故居“隆情小筑”的照片,也是重要的参考之一,能看出他克勤克俭的起居生活。
草根、文史老师、刻苦耐劳、文笔优越、坚韧不拔、睿智反应、华教斗士和精神领袖等,是设计团队笼统归纳出林先生给大家的既有印象。从既有印象,到画面与空间构成,就需要思考说故事的方式。什么元素能代表林先生,它是否适合放在这空间里?经过几次的脑力激荡联想,木质材质是首选,木材最能凸显那个年代的风情。接着是帆布,林先生是老师,那个年代师生惯用的不外乎就是帆布书包,加上帆布朴实与柔韧的质感能衬托林先生刚柔的一面。再来是生铁,是从林先生的“横挥铁腕批龙甲”这句诗得到的启发。当然还有钢线、脚踏车、齿轮和齿链,后来都成为展示区的重要元素。而选出来的元素如何贯穿始终,也经过几番斟酌。
脚踏车和卷轴:牵动时代的巨轮
脚踏车和卷轴,可说是展示空间里最具象征意涵和张力的元素。在初期的讨论中,窝工坊的建筑设计师郑达馨提出了齿轮牵动的概念,藉齿轮牵动来表现林先生曾在华教事迹上牵动整个华社,如何将他的驱动力承接到现在以至未来?大家都非常认同以此概念出发,设计团队于是将牵动与驱动的概念贯彻在设计上。脚踏车不仅是当时普遍的交通工具,也最能刻画出林先生坚韧不拔、亲力亲为的鲜明形象。当年林先生在吉隆坡老社区奔波(尊孔、雪华堂、茨厂街社区、吉隆坡教师公会会所等),一脚骑上脚踏车,便是一次的奋斗。横跨这些年,他的教育理念遍布各地。而脚踏车这个时代工具,所组成的各个零件都是重要的一环,缺一便驱动不得。于是我们大胆地将脚踏车解体,将车头、车身、车轮、后座等散布在林先生生平事迹里不同的阶段,以表现他与各地华教战友们的奋斗牵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希望他给大家的驱动是延续性的,就让林先生带领今天与明天的我们,继续走一场未结束的华教旅程。
在寻找旧脚踏车的过程中,我们和馆方分别在几个老街区、网路、废铁场等物色,相中的或有年代不符,或有款式不合,又或是谋生工具不愿出让等等趣事。最后透过罗志昌与陈基松,终于在呀吃十四里找到一辆。贺观娣女士愿意捐献她用了近70年的脚踏车――这辆曾助她到橡胶园割胶谋生的工具,予纪念馆展示空间。每一件捐献物,都是另一个故事,是那个时代的踏实予以的感动。
另一个重要元素是从脚踏车和齿轮延伸而来的卷轴,是为了解决资料过多而展示空间不足的突发奇想。一般想到的就是用电子荧幕,但对我们来说,一个会带给观众惊喜的博物馆展览馆区,除了现代科技的视觉效果,手工制作的小巧思更能带出林先生的时代精神。只是,这从设计到制作上,还必须克服一般木工不愿单一制作各别零件的难题。画好设计图后,熟悉老社区的两兴最终在半山芭巴刹旁,找到一位第三代的三轮车修制师傅张福美帮忙。前后来往多次,终于完成了两个卷轴的手作装置。其中一个卷轴呈现林先生的晚年留影,于后方安装灯箱,是传统手作和现代视觉的结合。更重要是这些手作成品,志在让观众互动阅读,加上脚踏车链转动时发出的声响等,希望这些小巧思能从视觉、触觉与听觉上增添观赏的乐趣。
手作:慢工出细活
建筑师张集强在设计隔板时,在中间留了个可看透后方的口,以增加空间的多面性。这个口在设计上能有很多的可能性。林先生毕生执教,教室是他跟历届学生的共同回忆,于是我们将口的后方营造出另一个教室空间,让口还原为旧时校舍的窗口。原本想用尊孔老校舍的旧窗户,但尺寸跟建筑设计风格不符,新村木板屋的窗户样式与战前砖屋建筑的窗户样式不一,最终以配合整体风格为考量,请舞台制作经验丰富的王泰伟帮忙量身定做新村木板屋的简朴窗户。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有幸融汇了大家各领域的专业知识。
另外,被褫夺公民权是林先生重要的事件,那道墙我们决定用黑色来凸显这事件。尤其那封政府的通知信,我们特地将“公民”两个字放在盒子外,而“权”字则在盒子内,象征林先生的权利受压制。至于他的禁书《回忆片片录》,则将相关文件隐藏在另一个盒子里面,观众需要揭开,才能了解相关史实。此外,整个展示我们也特别设计几处能和观众互动的角落,例如让观众用放大镜寻找老照片中的林先生,加上卷轴等手作展示品,希望能以人性化观赏的角度出发,活泼化史实以提高阅读的可能性。
在重要文献的呈现上,设计团队第一次尝试仿制文献,但我们相当有信心。这是因为设计团队成员都毕业自美术设计科系,有一种仿画的心理,仿得越像越有成就感。从纸质、颜色,到实验各种染色材料,我们尽可能复原原始文献的模样,有些仿制了七八份才成功。由于复制效果逼真,以致开幕时观众反而误以为玻璃展柜内的手稿原件,仿制得不太像,因为看起来“太新了”。
雕像:继续走向未竟的旅程
林先生雕像,是纪念馆内的重要象征。馆方几年来先后接洽了几组艺术家,而好事多磨,最终都没有结果。后来,张雅诰介绍了朝鲜雕塑家祖革团队,非常庆幸的是,他们的雕塑写实能力非常扎实。经过两个月开会讨论、绘画素描图等,到制作一尺小模型时,我们还有点担心。等到真人大小的雕塑胚模出来后,非常立体,栩栩如生,皮肤肌理也处理得相当精致,我们放下了心中大石。倒模前,我们特地邀请林先生的女婿朱治和来看模型,他认为1956年的发型并非大家熟悉的林先生,建议改用大家后期较熟悉的遗照发型(60年代)。经过最后的修改,林先生的养女林达看了最后胚模的完成品也很感动,雕像似有让她父亲重生的感觉。经过朱治和和林达的认可,我们再次放下了心中大石。雕塑家祖革的写实功力,能将林先生的气质呈现出来,而且还能在短短的期限内完成雕像制作,我们认为非常不简单。
林先生雕像面向默迪卡体育场,是张集强的设计概念,富有象征意涵。在雕像的制作过程,我们建议采用步行的造型,以1956年林先生在槟城机场的照片为蓝本,也符合林先生雕像意气风发的形象要求。步行的造型,也象征林先生带领后人向前走,表示他的精神会一直继续下去。
结语:人性化、人情味
我们在想,林连玉纪念馆建筑原本是栋办公楼,前面是繁忙的马路,如何吸引行人或访客进来,我们觉得周围环境需要塑造。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经营,如果能够绿化周围环境,会让访客有舒服的感觉。而且,现代博物馆需要与各年龄层的访客,包括小孩在内有所互动,经营者需要思考如何让博物馆走入他们的生活中,对他们未来的生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博物馆的四大功能:研究、典藏、展示与教育。
基于认同母语教育的权利,厘清历史定位以及落实世代正义这些初衷,我们因此很乐意参与展示空间的设计工作。目前展示空间尚未完成,我们希望能够在设计上不厌其烦地多下功夫,再不断改进,以人性化和人情味为中心思想,让手作的装置自然形成为展示空间特色,让观众可以和展品进行互动,是博物馆现今的趋势。
(蓝氏君和杨两兴是纪念馆展示空间设计团队负责人。)
本文原刊于《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5.1)2015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