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致词】高师班师生乃华教先行者:高师晚宴沈德和讲词

雪华高师同学会六十周年“花甲之庆”晚宴

2015年4月26日假吉隆坡陆佑路中国小学礼堂举行

【称呼】

汤利波校长、尊敬的邢广生老师以及陆庭谕先生,各位华团代表、社团先进以及来宾,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出席今晚别具意义的雪华高师同学会六十周年“花甲之庆”晚宴。

这个晚宴深具意义,是要纪念和赞扬独立前一批华文高级师范班毕业的教师。当年英殖民政府为解决华校师资匮乏困境,在西马几个城市的华校开办华文高级师范班,简称高师班,英文名称为Chinese Senior Normal Class。

高师班招收华文初中毕业生,给予两年全日制之学术及教育专门课程训练。高师班一连开办八届(1948-1957年),培训二千五百多位高师资格的华小老师。他们在华小任教,谨守岗位,鞠躬尽瘁,奠定了华校的发展基础,在马来西亚华教史上占有一席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刻守护着华教。他们不辞劳苦,大马华教鞠躬尽瘁,奉献一生,直至光荣退休为止,全始全终的完成历史使命,这就是高师精神。他们是华教的先行者,奠定华教的基础,在这片土地上散播华教的种子。

这真是一批活得光明磊落的华教好人儿!今天,我站在这里同样已经年逾花甲,但是非常佩服这群教师,他们不仅为人师表,还积极为社会人群奉献,我想他们已经做到古人说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值得我们表扬和学习。

雪兰莪华文高师同学会成立于1955年,今年庆祝成立60周年纪念,正是“花甲之庆”的由来。花甲之年,能够看见当年努力的结果,历经岁月的考验,自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但是更重要的纪念与继承其中体现的价值,即培养尊师重道以及饮水思源的精神。

777
左为邢广生老师,右边为汤利波校长。

今晚的宴会也要为90岁的邢广生老师及85岁的同窗陆庭谕先生祝寿。邢广生老师教授高师班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陆庭谕先生则毕生为华教仗义执言,关心时政发展。两人谱写华教历史的篇章,后人应该铭记他们的贡献。

唐代大文豪韩愈《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今天,社会日趋复杂,功利主义盛行,早已遗忘人文价值与精神。我想我们有必要重提韩愈所提倡从师学习的道统。眼前,这批教师的“高师精神”不就是师说的最好发挥与实践吗?他们诲人不倦,不忘自我成长学习,是本土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最后,我谨代表工委会祝贺雪华高师同学会“花甲之庆”晚宴顺利举行。谢谢!

注释:沈德和是雪华高师同学会六十周年“花甲之庆”晚宴工委会大会主席,也是林连玉基金署理主席。

=========================================================

附录:雪华高师同学会六十周年“花甲之庆”缘起

“高师”,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是本邦华文教育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大马华教史上占有一席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鞠躬尽瘁为华教”——高师教师走过的教育岁月

在英殖民时代,我国的华校师资大都来自中国。第二次大战后,百废待兴,华校急需教师,英殖民政府为了解决华校师资匮乏的困境,于是在西马几个城市的华校开办华文高级师范班(简称高师班,英文名称为(Chinese Senior Normal Class),招收华文初中毕业生,给予两年全日制之学术及教育专门课程训练。高师班一连开办八届(1948-1957年),培训二千五百多位高师资格的华小老师,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华校教师短缺的问题,也奠定了华校日后发展的基础,才有后来各阶段华文教育的蓬勃发展。

1957年国家独立,教育政策随之改变,教育部于1957年即停办高师班,由日间师训华文组取代,高师毕业生从此断绝。最后一批高师教师于1994年退休后,“高师”从此走入历史,赋予高师的时代使命也正式到了终点。

倡议创办华文大学

1967年教育部长佐哈励宣布“唯拥剑桥文凭和马来西亚文凭的学生才能出国深造。”这项新措施引起华社的激烈反对,并要求取消,但教育部一再重申,令出必行。1967年12月7日,高师职工会中央委员会通过函请董教总创办华文大学,以解决华校高中毕业深造问题。此建议受到董教总的认同与接纳,全马华社遂掀起一片创办华文大学的浪潮,其立竿见影的效应就是教育部立刻取消禁令,让华校生出国深造。

高师精神

高师虽遭到教育部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饱受委屈,但是他们仍然对教育工作不弃不离,默默付出,敬业乐业,以作育英才为己任。虽然面对艰难,不过越是恶劣的环境,越是打造了他们积极乐观、不亢不卑的精神,他们为大马华教鞠躬尽瘁,奉献一生,直至光荣退休为止,全始全终的完成历史使命,这就是高师精神。

高师教师从教学岗位退下了,但他们并没有就此而停下,而是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黄金时段。他们延续高师的精神,关心教育,热爱生命,积极面对人生,决不让生命留白。他们定期聚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上上课,或相约游山玩水,周游列国;有的还举办学艺活动,继续为华教事业贡献力量。

荣获林连玉精神奖

2012年,全国华文高师师生荣获第25届林连玉精神奖,得奖理由是“为二战后华文教育奠定基础,为1970年代以后各地华校教师公会提供骨干;倡议独大,敢为华社先!”

雪兰莪华文高师同学会“花甲之庆”

今年是雪兰莪华文高师同学会成立60周年,该会定于4月26日假吉隆坡陆佑路中国小学大礼堂举办“花甲之庆”晚宴,由林连玉基金协办。届时全国约300位已年届古稀之高师老师们将齐聚首都,同时庆贺高师师生荣获林连玉精神奖,并藉此为90岁的邢广生老师及85岁的同窗陆庭谕先生祝寿。

999999999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