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兴光:50年案件虽原地踏步‧平反林连玉將续前进

昨晚的论坛获得约60人出席。这项活动的联办单位是甲华堂、甲董联会、林连玉基金甲联委会、华校校友联合会、留台同学会、南大校友会、培风校友会、林氏宗祠、孔教会及老友联谊会。

论坛的3名主讲人是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黄集初、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前报人及时评人顾兴光,主持人是甲华堂青秘书陈国盛。

黄集初:终极追求是“平等”

黄集初强调,“平反”运动除了为林连玉平反冤案的同时,更重要的意义是强调“平等”,要求民族平等、语言平等和教育平等,而且是自然进行的必然逻辑。

“在其他国家,例如美国是没有官定国语的,因为美国担心一旦有指定的国语,会对其他语言造成不公平。台湾也在数年前废除国语,理由是要公平对待多民族语言。”

黄集初指出,在目前的全球化环境下,人们都应该至少懂得2种语言。目前最受市场需要的语言依次是西班牙语、汉语、葡语和阿拉伯语等。

与此同时,全球至少一半的语言在最近100年被减绝,剩下的一半涉於灭绝。语言灭绝的最大威胁来自政府政策及没有在学校被使用。

他说,林连玉在50年前已经看出大马教育的问题,即教育国家化形成教育政治化,甚至回教化,这些问题在50年后仍然继续在恶化中。

陈亚才:公平適用於各族

陈亚才说,林连玉不只是一个概念前瞻的概念人,也是一个很有带领力的行动人。

“林连玉在他的80大寿庆宴上说,他是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的。事实证明,他不但经得起考验,而且为华教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使华教至今没有倒下去。他在50年前的宣扬的概念,在50年后依然是我们要追求的。”

陈亚才认为,为林连玉平反,其实是实“转型正义”,是民主国家对过去政府违法和不正义行为的弥补。

“这其实不是一张公民权可以弥补的,公平对待才是林连玉正真提倡和追求的,公平也適用於各种族、各语文及各领域。”

“感谢土权的叫囂,使大家开始询问林连玉是谁,关於林连玉的书,华文本和英文本都被列於畅销书架上。印裔领袖读了这书,感嘆印裔为何没有出过像林连玉这样的人,他们准备把它翻译为印文出版,希望能够呼唤他们的林连玉。”

明信片签名运动请愿

“社团领袖可以通过会员大会,提出这项动议。大眾可以购买明信片並签名给首相请愿,並助把签名明信片推广到身边的朋友。”

平反林连玉论坛是全国“平反林连玉运动”的第一轮活动,以配合今年林连玉公民权被褫夺50週年纪念。13个团体成立“平反林连玉运动”工委会,促请政府恢复林先生的公民权及公平对待各族母语教育。

星洲日报/古城‧2011.05.18(按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