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上的不是地理课,不是英文课,不是数学课,也不是生物课。今天要上的是——华教故事课。”
这是每一个听过莫老师讲华教故事的孩子,最熟悉的开场白。
从2001年开始,华教园丁(林连玉基金常务董事)莫泰熙带着传承的使命,游走全马独中,讲述一则又一则的华教故事,散播华教的种子。
十四年的光景匆匆过去,这些年来莫泰熙到过全国的60所独中、大专学院,就算路途再远,只要还有时间和精力,他总是义不容辞出现在同学们的眼前。
每一年为同学们上课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对于这一份差事,他永不言累。也许对他而言,能够继续讲华教故事,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莫泰熙在《希望火苗点点处》一书的自序提到,华教故事的缘起来自1999年他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一群马来西亚留学生之邀请,到大学去给他们主讲华教故事课。学生群中有一位宽柔中学的校友,在听了演讲之后提议他到中学去讲华教故事课,因为很多中学生不曾接触华教运动背后的感人故事。
于是,2001年莫泰熙在芙蓉中学开始独中的第一场华教故事讲座。随后,董总行政部每年都发函到独中献议举办华教故事课。到目前为止,许多独中已经把华教故事课发展成系统性的课程,并正式纳入学校的年度行政历、每年定期举办的独中计有柔佛州的中化中学和华仁中学以及吉隆坡循人中学。
莫泰熙的华教故事课共有十讲。从认识自己的学校开始,再通过抗争事件,简述华文教育一路走来的辛酸,认识林连玉老师和其他的华教领袖,进而呼吁同学们要懂得饮水思源,珍惜学习母语的机会。
每每在上课的初始阶段,同学们都会比较没有反应,可是莫老师还是会很尽力地讲课。他时而幽默,时而认真的样子,总能把场子炒热。他透过一则又一则的故事,感动一班正值青春时期的孩子,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散播华教的种子。
莫泰熙陆陆续续收到各校邀请主讲华教故事,除了每年定期的会到的几所独中,2014年一月开始在林连玉基金行政部的配合下到了尊孔独立中学、柔佛永平中学、利丰港培华中学、麻坡中化中学等。而今年的最大突破就是得以进入更多的国民型中学上课,不仅是局限在独立中学,把种子散播到更远的地方。
进入国中播种 在沙漠中寻找绿洲
根据2010年的统计,只有约10%的华裔生就读独中,其余的都进入国民型中学、国民中学、私立及国际学校。
莫泰熙常说:“独中的孩子是生活在绿洲,而国民型中学和国民中学的孩子却是在沙漠中寻找绿洲。”这句话也间接地提醒华社,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的工作不应该局限在华小及独立中学而已,这一大群被忽略的华裔子弟,需要华社去照顾他们。
年复一年,他如常的做着他应该做的事,完成一堂又一堂的华教故事。日子只是消耗了他的岁月,却磨不去他为华教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莫泰熙怀着他对华教的一腔热血,鞠躬尽瘁。而华教故事的延续,就落在一群被点燃心中火种的孩子身上。
最后,爱因斯坦说过:“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而这位华教园丁,他所做的就是以他微薄的绵力来为华教和孩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