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乾焕放下政治改换跑道 争取母语教育发展

杜乾焕说,1982年董教总发起打入国阵号召时,他还在国民大学任职经济学院副教授。当年38岁的他也加入了有关政治运动的行列。不过,他并不是以华教精英的身分加入民政党。

“虽然我没有接受母语教育,但华教前辈发表的母语教育及华文教育理念却让我感触良深,也奠定了我要关注母语教育的基础。”

进入21世纪,这批华教精英的斗士形象已几乎被淡化、甚至被外界批评为“被国阵纠正”时,杜乾焕要维护华教和母语教育的理念却不曾动摇过。这位当年在那股华教流潮中加入国阵的政治领袖,还是一样默默地、努力地耕耘。

经过几十年的政治斗争,他选择放弃以政治手段来维护华教和母语教育,并在个人政治生涯的高峰期急流涌退,回归到非政府组织,专心参与华教及社会运动工作。

这一生离不开教育工作 参政亦掌管教育事务

杜乾焕说,这一生可说是离不开教育工作。

“我22岁从师训毕业后开始投身教育领域,尽管之后参政,但在当官期间,我在槟州行政议会还是掌管教育事务。”

1966年师训毕业后,杜乾焕被调派到吉兰丹中学教书,两年后回到马来亚大学继续深造。过后,他在吉打继续教育工作一段时间,并前往英国攻读硕士学位,回国后到国民大学担任讲师二十多年,一直到1993年获得民政党推荐出任上议员。

杜乾焕说,担任上议员期间,他一样没有放下教育工作,在吉隆坡HELP私人学院担任讲师。

“1995年我参加全国大选,当选马樟武莫区州议员,同时也受委出任行政议员,并成功在2004年连任。虽然当时我已是全职的政治工作者和行政议员,但在1995年到2008年期间,我一直和教育为伍,在州行政议会掌管教育事务。”

杜乾焕:工作太多 无法集中精神维护华教

面对外界对当年战友的批评,杜乾焕认为,他们并不是不再关心华教,而是工作太多,无法把精神全部集中在维护华教工作上。

他说,本身在担任行政议员时,有机会掌管教育事务,是机缘巧合。

“可惜我个人能够发挥的空间不大,州行政议员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权限,因为教育的权限属于中央。”

国民能够掌握不同语言 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

杜乾焕说,当年华教斗士们提出的维护母语教育理念,符合我国多元民族及文化的国情。

“一个国家拥有能够掌握不同语言的国民,对国家发展是有利而无害的,这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

他以欧洲为例,欧洲很多国家国民一般可以掌握三四种语言。德国人除了会说德国语,还懂得说英语、法语和荷兰语。年轻人如果可以掌握多种语文,升上大学时将会有很大的优势。

“因此,国民天生具备掌握多元语文的条件不应该被放弃,马来西亚不应该实行单一语文政策。”

大马华人母语教育仍不完整 至今还没有设立中文大学

杜乾焕指出,大马华人的母语教育仍不完整。尽管在先贤的致力发展及维护下,华裔子弟今天可以上华文小学及中学,但我国到现在还没有设立中文大学。”

除了华人在维护母语教育方面遇到许多挑战,其他族群如印度人面对的情况更严峻。东马土著比南族甚至连上幼儿园接受母语教育的机会都没有。

为此,2009年林连玉基金会曾与雪华堂展开一项筹款运动,以协助比南族在砂拉越州设立一所母语幼儿园。

宣布退出政坛 没想过要再加入任何政党

担任行政议员后期,杜乾焕多次以民政党领袖身分,在公开场合与当时已经下野的安华走得很近。尽管他在2008年全国大选前表明不再竞选州议席及退出政坛后,他还是经常出席安华领导的公正党活动,让外界猜测他会加入公正党。

杜乾焕强调,他宣布退出政坛就会完全退出,没想过要再加入任何政党。

“我现在的立场是关心政治,通过社会运动来影响政治,但绝不会直接加入政党。在一个民主健全的民主国家里,除了要有两个可以互相被替换的政治阵线外,也要有一股强而有力的公民社会力量。”

他认为,最理想的公民社会力量是以有不同的势力存在,但一定要有进步的空间。他们发挥的角色是影响政治而不是直接参与政治。因此,他并不认同近年大马政坛出现的,要上阵竞选问政的第三势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