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连玉纪念馆的一些意见

所以,有关布展的方向,我是建议:

第一,主要不仅在于回溯历史,也在于告诉未来。

第二,不仅是要面向原来就懂得林连玉以及华教运动的人士,以及作为培养华教下一代的基地;而是要搭建平台,让不理解林连玉和马来西亚华教的其他群体有机会到访参观,有利沟通交流。

第三,为了上述的目标,布展的内容与呈现内容的方式必须采用多种语文;同时,也要注重在现场布置相配合的各种活动与游戏,以期能启发参观者的思考以及增强参观者的学习印象。

根据以上的看法,则整个展览必须是有一个主题,环绕着主题则要有分题,从主题到分题,要布局出整个所欲叙述的故事线,故事既要有内容又要注意情节,这才能起到吸引兴趣和传递思想的作用。

由于整个展示的规划是个从主题到情节的全面规划,且是要按照一个大原则和既定目标去决定,单凭个人思考也许不尽清楚。但是一旦初步的题目拟定,再要求大家集思广益,未各分题思考出一些相关的关键字眼,就可能把目标看得更透彻。

不过,若遇上的是专业的历史课题,则应当有尊重学术又不迷信学者的心理准备。重现历史的展示设计不能不具备对待不同历史观与考虑史料倾向的敏感,以及考虑到学术的背后有权力宰制的影子。因此,整体规划的前期准备是需要组织活动。它的主要组织者在最初需要接触“我方”学者的知识辅导、过来人的口述,以及组织参与规划者的集体阅读讨论;其间也不能放弃参考“他方”学者的叙述,再作集体思考。能够准备好这些功课,则有利保证布展的主题、路线与内容的深度。

以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林连玉”是他自己反应一个时代的总和,首先是大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决定了“林连玉”的存在,而后是他自己的意识在受到时代影响之后选择了自己存在的方式。如果不把“林连玉”本身的生平展览放结合时代的演变去叙述,可能会形成一种抽离历史背景的演绎,是无法启发人们对林先生的奋斗有更深入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因此,林连玉纪念馆的展览应该是可以考虑从林连玉的生前死后看华人社会/华教历史的变化。这其中,可以包括探讨清代海外华人的中文教育形式、民国教育改革之后的课本对于马来亚华人的冲击(包括对早期华教运动的思想影响)、林连玉初到马来亚如何回应前述演变形成的本地教育制度、林连玉先生后来提出的华教的“马来亚化”和英殖民地的“马来亚化”有什麽分别、“马来亚化”以来的华教运动对“马来亚化”以前的华教运动的继承与差异、林连玉对当时的影响、林连玉和华教运动脱出西方“同化”与“融合”两种言论而强调多元一体的理论建设、回首华教运动所提出的理念在当时以至当代的先进性、林连玉之后的马来西亚华教、华小面对的问题、华文独中的复兴、重新探讨作为华人教育的国民型中学在接受改制后的境遇、华文大专教育的旅途、21世纪华社真正落实终身教育的隐忧。

当然,在建馆之初,为了维护纪念馆的运作能实践对所有人的平等与民主,我们亦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属于操作/技术层面当中的理念原则;重视在日常营运过程实践平等与民主,也让我们可以在细节上实现与人为善的氛围,更广泛的欢迎所有人都到来参观和参加各种活动:

第一,要切实落实无障碍环境。我们必须考虑到小孩、伤病、残障人、老人、孕妇使用林连玉纪念馆、参与纪念馆活动的权力,不能剥夺和阻碍他们在纪念馆范围和其他人一样自由活动的机会。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对所有人都友善的环境设计,以保障生理弱势者的身体安全与活动权利。

第二,要切实落实多语文媒介语。华教运动,与其他语言文化争取他们在当今全球社会的生存权力,在理念上是没有差异的,都是重视族群文化的平等与民族权利。而且,保障扎根在世界各地区的历史脉络之中的语言文化,让它们能延续下去,也有助整个世界保留更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类智慧,增加解决当前或未来问题的参照系。可是,要向其他人建立沟通平台,说明华教的奋斗和他们维护母语的出发点一样,就先要能掌握对方熟悉的语言,如此才能最准确的表达。

第三,要借鉴“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林连玉基金会以至纪念馆,其注册类型是“非营利”的企业公司。在国际上,在任何政府体制下,这类注册的共同性质都是由章程规定它是为了某种社会运动目标而存在的公共机构,没有股东而只有保证人(by guarantee without shares)。它和一切私人或公共公司的分别,在于它可以经营生意,但所有的产业以至营利都只能用在章程规定的公益用途。比起一般社团的“会员制”只是强调参加者的权力、义务、利益分配,基金会更严格的规定参与的“基金会会员”不是股东,也没有利益分配,而只有作为公司担保人的义务,以担保机构的运作是为了服务章程规定的社会义务。在此情形之下,林连玉基金会作为属于公众也服务公众的公共非盈利企业,更应从筹建纪念馆到经营纪念馆的过程坚守社会责任,负责任的贯彻章程的目标。如此,它在强调华教需要平等与民主的同时,也需要在它本身的日常操作之中落实同样的理念,体现在会员、员工、支持者或各方面的收费或不收费的供应者、受众身上。

二、观众、展示计划、可持续性 

临到具体的布展设计,任何一处的布展空间,都是有限的空间;所谓“有限”,包括了所在地点、空间面积、天气、相应的经费,等等限制。但另一方面,任何布展空间,也都必须发挥最大的吸引力,以吸引公众参观的热诚,并且要吸引公众回头参观和一再参观的新鲜感,以此建立起大众对展览场所以至展览主题的认同感。

而且,一旦涉及展示规划,最理想的展示空间,如博物馆或者是主题纪念馆,都会涉及到研究、收藏、展示、教育这四项功能,它们都带有对外贡献的性质。有鉴于此,我们在布展时,所考虑的,不仅仅是能展什么?要展什麽?而且,进一步要考虑,如何维持下去。维持下去,不能依赖捐款经费的持续,它必须是建立在我们自己在研究、收藏、展示、教育的贡献力度强,可以确保参观者/参与活动者的热诚,保证旧雨新知的踊跃。亦即说,要做到老朋友能够常有访旧知新的回头率,也要让没来过的新朋友觉得有兴趣才会上门。

展览项目不是做给人自己看的,也不能只有一套让自家人只看一次就失去兴趣。纪念馆要扩大影响以及实现其存在意义,就不能不回到“观众”这一基本课题。认真看待,这一从包括要吸引观众、组织观众,甚至盼望观众自发来访的过程,并不仅考验纪念馆的存在意义,也在考验着大家思考它有没有存在的需要/它能继续下去是否重要?

就展览项目而言,建议布展的内容还必须是与参观者能有互动性质的展览。另外,在展览场中,要设法分出固定展厅以及可以例常替换内容的展厅两个部分。另外,结合着例常可以替换内容的个别主题展,主办相应的活动:

第一,互动性质的展览:一些传统的展览场所,纯粹是以图片、实物、制作的模型,加上说明,如此就布置出整个展览。其缺点是观众缺乏生动的感觉,也没有完整的视听效果去吸收展出内容;若需要进一步更生动和深入的理解,就需要解说员。这也是过去一种制造就业机会的做法。以林连玉纪念馆属于民间捐助的经济情况作考虑,除非展览项目是成功的收费项目,否则,这显然会让纪念馆背负着更多的常年人工成本;但收费制不利于学生与低收入群体,而且一旦来人太多遇上讲解人员不足,又会招惹怨言。因此,建议不妨参考港澳各展览馆/博物馆的做法,在展示厅设计各种和展览内容相关的互动性质游戏,提升一般公众的参观兴趣,也加强大家接受内容的潜移默化。

第二,轮替内容的展厅:纪念馆需要公众的新鲜感、需要公众一再来访而逐渐形成认同感与亲切感。同时,纪念馆也需要一再向公众宣导。轮替着不同内容的展览,配合着展览的开幕、讲座,都是有利于纪念馆的对外公关、建立公信力。在固定的展厅,固然是以“林连玉”和华教为主题,轮替式的展览则不一定必须如此。这些短期性质的展览可以是与华人文教相关的题目,也可以是其它涉及平等、民主、人权等方向的题目,多姿多彩的题目有助于制造机会给各种兴趣倾向的群体参观纪念馆,带动大家认识林连玉与华教。

根据这样一个思考原则,还可以考虑,任何展示空间都是客观建筑的内部空间。展示空间除非是遇到搬迁或者是被拆下墙面重新分隔,否则,它在较长期是维持原状而不会扩增的。但同一期间,有了纪念馆,林连玉与华教研究肯定必须是继续发展的、对外收集材料也必须是不懈的努力。因此,若非经营不得法,长期下去,林连玉纪念馆就必定会发生展示空间不足的问题。根据这样一种思路,缓和未来展示空间不足的可行方案,一样是“轮替式展出”,即使是以林连玉和华教作为主题的展览,也一样是可以分出一些专门轮替着短期展出的题目。此外,基于一再会有新思路的出现、新材料的发掘,以及布展设计的新变化,任何一个出现在一两年后重新出现的短期展,也可以有新的宣传,带给人新鲜的感觉。

还有一点要和大家分享,马来西亚政府的博物馆法令是相当专业而且完整的法令。一切在草创初期的林连玉纪念馆,可能并没有办法达到博物馆法令的要求。林连玉基金会可以有远大的目标,盼望有一天达到法令规定的水平。可是,在现阶段,使用英语/马来语形容所应用的空间,在运用字眼的关键点上要相当的谨慎,不要名不副实而又采用了属于博物馆法令管辖范围的字眼;这可能会导致部门与基金会之间误会重重,以至增加外力阻碍纪念馆正常营运的机会。

三、主体性、专业性和普及性

最后,要考虑如何解决比较技术性的问题。但技术性的议题,还是不能离开布展的主题和所期待的目标。

林连玉纪念馆的设置必须要重视三件事:

第一,是主体性;

第二,是专业性;

第三,是普及性。

这三件事,都不是单凭又热心就可以解决的。

要先有个认识,所谓专业的布展不是一般的广告公司或者室内设计公司能考虑的事,它是一门学问,所谓学问就是系统累积下来的前人综合各种经验与理论形成的知识,而展览设计所涉及的学问是各种器材使用、视听觉效果、参观者心理反馈、文物保护,以及成本计算的综合考虑。所以,在大专有专门为教导“博物馆”、“展馆设计”、“展馆管理”而设的科系,在市场是由专业的公司。

即便如此,如果专业设计公司/设计者不事先考虑所要面向的大众,评估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与解读能力,或者是专业设计公司/设计者对林连玉先生和马国华教缺乏历史认识,又或者对当前的现状考虑不周,都可能会影响布展的路线、内容或呈现方式。这将导致布展不能成功达到目的,也就无法将讯息明确的传达给最大部分的参观者。

另一方面,即使将主题交给专业的展馆设计人才,这些人如果不熟悉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内容,他们所能做到的效果,也可能事倍功半,会让大众在他们的制作过程中发现到许多内容不周到之类的瑕疵,被迫半途重做。万一是到了展出后方才发现到布展内容不尽理想、意识倾向有待商榷、与建馆者要表达的意向相左……等等问题。其引发的连锁结果,是在一再修正之间耗费公众的捐款、形成有心人挑起争议的机会、也造成期待着的心理冷却。

这就反映出,这里面会出现的问题,涉及主体性与话语权的掌握;相关“林连玉”和其延伸出的观念,一旦化为由各种材料布局的展示,从组织、规划、设计到正式出现在参观者眼前,组织者都不能忽略掌握清楚展示背后所要传达的讯息。可是,负责研究史料和制定布展政策的热心同仁,也必须承认客观,理解并且同意自己并不拥有专业的展馆布展知识,愿意让路给专业布展设计人才,并不吝给予内容和意识上的指导。

因此,就必须要有一个程序:先是由组织好的布展内容规划者自己集思广益,准备好想要通过这整套展览说什麽话,才定下展示目标的主、分线,再根据主线写下所要整体展示的情节与内容的脚本,最后才把形成文字的《主、分线提示》和《建议展览情节与内容提要》定案,转交由布展设计的专才去负责。一旦布展设计方草拟出最初的布展方案,说明如何能以最佳视听觉效果设计出向公众的展示,这套方案也不宜急于实施,必须是一再组织不同的群体开会提出反馈,由设计者在限期内一再参考反馈意见;一直到组织方在经过一再论证各种反馈,同意了展示设计方所修正布展方案,方才可以装修相应的展示项目场所。

另外,还必须考虑到,林连玉纪念馆的展示活动,主要目的不在于应付华教运动的内部需要。它不仅仅是为了华社开放,让那些原来就懂得华教历史和参与华教运动的朋友温故知新;它应该是一处新建平台,通过硬体的方便,让其他不理解林连玉和马来西亚华教的群体有机会到访参观,由此展开沟通交流。因此,展示的目的除了是要教育更大片的华教后人,它的重要任务是争取和其他不曾接触者展开沟通。由此考虑,还是要再提以多种语言作为展示媒介语的重要:以林连玉和马国华教作为主题的展览就绝不能是单语的,它不能只是满足华教背景的人们,它必须是继承林连玉为《马来前锋报》写稿的精神,有能力流畅使用多种语言。

既然林连玉先生一生争取的是华文教育的平等与民主权利。林连玉纪念馆又怎麽能抹杀其他语言群认识华文华教、与华社意愿沟通的平等机会?

华教运动的本质是建立在所有人应有的民主与平等权力。即使从荷兰殖民1641入侵的时代算起,华文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也已经历近400年,变成土生土长;问题不在要不要“维护”华教,而在它是否应该拥有扩大和发展的平等与民主。这亦可反映出,华教运动不宜离开它可以获得各族群同理心的本质,不能自我陷入沙文主义化的陷阱。以本身掌握多语言的优势去维护本身语言文化,以期能广泛的向着其他语言群体正确的表述本身,才是最大化本身话语权的主动性。

后语

当一座民间力量造就的纪念馆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它占领的空间以及建筑物的存在是话语权力的表现,它从外观到内容是由民间力量重构的现场,也是公民意识摆脱单方面官方学术威权重新取得话语空间的象征。但是,当任何话语现场确定本身是一个存在的发言空间,对手的声音也必定是无形中的同时存在。因此,真相的发现与理性的比较永远是否定任何暴力的必要途径。纪念馆不单纯是为了反对威权而存在,它的目标在于创造不同声音交响的机会,其终极的目标就在于否定一切傲慢自恃或怯以交谈的话语霸权、消灭一切由威权形成的暴力。

(讲义稿,初稿2011年发表于林连玉基金脑力激荡营,15-01-2011。20-01-2011修订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