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阵与民联的多元文化政策 /贾儒

槟州政府自动自发把路牌双语化,尊重各族人民的母语母文,值得我们赞扬。尤记得多年前雪邦国际机场被投诉指示牌只有日文,却没有中文,虽然许多中国游客到马来西亚观光旅游。在社会的强烈抨击下,最终机场公司被逼加上中文。之后又发生华语播报员的发音不准确事件。

在 宣传方面,槟州政府有四种语文的《猫之声》会讯,雪州政府有马来文和中文的《当今雪州》(Selangorkini),也有四种语文的《当今雪州》新闻网 站。国阵政府有哪个政府部门的网站还是会讯是多语的?没有,除了首相纳吉的“一个马来西亚”网站,没有联邦政府的机构是多语化。新闻、通讯与文化部的网站 只有马来文和英文,旅游部和旅游局的网站也只有马来文和英文。

第二,地方服务的多语化。在公务员多数是单一族群的情况下,若年长者的马来语 文不灵光,抑或居民要求行使公民有权使用母语母文的宪法权利,政府机关要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对国阵政府而言,这个弊端长期存在,也一直没有改善。对民联州 政府来说,除了委任的市议员队伍中出现不少华裔和印裔面孔,但是若地方政府和州政府机构单一族群占多数的结构没有改变,州级和地方政府机构要提供多语化服 务就不可能实现。

怡保敦拉萨图书馆可供借鉴

另外,州内的图书馆其实属于州政府管辖范围, 但是308大选至今,民联的图书馆政策并没多大改变。除了部分民联国州议员拨款购买中文书和淡米尔书给图书馆外,民联并没有规定各图书馆内中文书、淡米尔 文书、甚至是原住民语文书籍的固打,也没有制度化拨款购买这些少数族群的书籍。图书馆内的杂志依然全是马来文和英文杂志,连一分中港台三地的优秀杂志也没 有。

怡保的敦拉萨图书馆是国内少有,拥有大量中文书籍的图书馆,在国阵政府执政期间已是如此,霹雳州民联执政期间是否曾做出任何改革,就不得而知。但是敦拉萨图书馆是可供各州政府借鉴的一个样本,国阵和民联州政府应改善图书馆相关政策,制度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第 三,关于支持各族文艺活动,所指的不是政府拨款给文艺团体办活动,而是政府举办的各族文艺活动。国阵政府在这方面乏善可陈,倒是雪州政府于不久前举办的雪 州青年才艺奖另人侧目。雪州青年才艺奖分几个项目:音乐、视觉艺术、表演、马来文创意写作、英文创意写作、中文创意写作和淡米尔文创意写作。印象中,这是 第一次官方举办的多语文文学类奖。民联应该深入探讨举办更多多语文文艺活动的可能性,进而提炼为民联的文化政策,与1971年国家文化政策抗衡。

恐失去文化土壤

支持母语教育,就是间接支持各族群的文化传承。因为一旦母语教育不获支持及不再存在,各族的文化也失去丰厚的土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 方面,明显看出国阵政府长期边缘化华小和淡小,其单元教育政策要母语学校“一间也不能多”,不平等对待半津贴母语学校,最近吉打州两华小无法支付电费被国 能断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反之,雪州和槟州民联政府都有制度化拨款给母语学校,槟城政府甚至成立了“华教事务协调委员会”,淡米尔文教育问题则由副首席部 长拉玛三美负责。

总而言之,民联在落实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起了一个好开头,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多元文化主义的落实在种族主义社会是困难重 重,极端的巫统和土权组织肯定会瞄准这些被其标签为“挑战”马来-回教霸权的举动。但是民联若要显得它和国阵与众不同,更尊重各族群的独特文化,它就必须 有政治意愿和魄力处理这个棘手问题,否则多元文化的理想永远遥不可及,国家及人民永远无法分享这些人类的文化瑰宝!

本文为2010年华教节、林连玉逝世25周年纪念系列文章之一,由林连玉基金供稿。

 

*此文已于2010年12月8日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