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强博士(国中副校长)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环,也逐渐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教育领域里,人工智能工具也已经开始产生影响。例如,ChatGPT面世以后,知识更为开放,可随时随地查找,学生硬啃课文内容不再那么重要,更需要的是学习如何从既有知识挖掘出新应用和新知识,以提升自我。
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主轴,应当侧重于如何把人工智能相关思维和技术贯彻到课程中,并据此改善教学方式和环境,进而提升教育和学习的功效。
马来西亚政府已开始注重人工智能相关科目的发展。
首相安华表明,有必要提升本地社会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以确保马来西亚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教育部长法丽娜透露,教育部已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STEM)的兴趣。
联邦政府也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拨款1亿令吉,以维修和提升学校电脑室、购买STEM教学所需的工具,并打算成立STEM跨部门特别委员会,以制定方案提高中学生在STEM领域的参与。
然而,相比起一些先进国,马来西亚在人工智能的教育发展上仍存有许多不足之处。
教育局至今还未系统性地向中学生介绍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知识;学校仍未教导中学生如何以道德且有效的方式运用人工智能工具;严禁学生携带智能电话到校的条规必须加以修改,毕竟允许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将有助省约教学和学习时间,转而去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难因应现况
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未根据人工智能工具和技术的使用,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除了未修订原有的课程,学校也未设立电脑编程或机器学习相关课程,来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掌握,而掌握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将来不管是从事人工智能或非人工智能相关行业,都能带来很大帮助。
现今的学校教育,许多教师依然还是以同个方法和同个节奏给几十人上课。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与人工智能时代推崇的课堂教学差异很大,它未能像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教学般,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主发展能力,也无法善用科技的进步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举例而言,教师可借助人工智能工具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勾勒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然后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节奏,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学生也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自主学习,而教师的角色也随之转化为促进、协助、鼓励和引导学生。
可喜的是,教育部如今推行的形成性校本评估(PBS)和班级评估(PBD),都强调依学习目标开展评估,并注重开展形成性评估。这种课堂评估蛮适合人工智能时代的。
然而,校本评估的可信度非常仰赖教师和学生的认真和诚实回馈,而我们的校本评估往往缺乏这两项条件。
改革停留在口号阶段
课外活动方面,教育部近年来联合一些机构,积极地主办STEM相关比赛或活动,鼓励学校派代表参赛。这显示教育部的确重视学校STEM教育,而立下60%高中生选修STEM科目的目标,至今已达到45%。
美中不足的是,至今还未有公文要求所有学校成立人工智能学会,或在STEM学会里涵盖学习人工智能的活动。
至于师资培训方面,教育部也没有系统性地培训教师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分派到各校去执教。因此,教师一般上缺乏足够的知识,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或数据来协助他们改进教学内容和规划。
由此可见,我们在配合人工智能时代降临所做出的教育改革似乎不多,比较像是仍停留在国家领导的口号阶段。
教育必须跟上科技的发展,甚至比科技进步更前卫。因此,让学生掌握新科技的知识和技能是责无旁贷的。教育部急需在学校加强和推广人工智能教育,让学生更能与科技发展接轨。
人工智能不是用来替代人类的,而是用来让人类更智慧。
我们的教育必须随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而做出大幅改革和创新,提升学校教育素质和功效,让孩子们接受更个性化教育,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中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准备。
刊登于2023年12月8日《当今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