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通讯》2021年12月

本期几篇文章,不约而同指向了林连玉的晚年岁月,让我们得以窥见他的晚年心情。“家书选刊”中,特挑一封1981年林连玉给儿子的家书,提及1980年12月25日那场教总为他祝寿的千人宴会。

姚丽芳〈林连玉晚年骚动两次千人宴〉,追忆当年林连玉难得现身的两场千人宴会。配合本年的纪念活动,本期首次特刊出林连玉最后的采访录音遗稿摘要。这篇采访稿原为当年教总“华教历史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由副主席庄迪君亲自采访,是林连玉离世前半年的正式口述记录,本期首次公开刊出,可谓弥足珍贵。今日重读,依然能感受林连玉的清晰思路,以及对历史是非的淡定与自信,实是他生命中的最后回顾与总结。

本期的专访,我们邀请了前教总副主席的庄迪君,及前职员姚丽芳、陈亚才三人,主要是针对他们接触晚年林连玉的印象。庄迪君开门见山,一语道破晚年林连玉的形象——孤独。这个“孤独”,不仅是林连玉晚年的实际处境,更是指他心灵上的孤独。

徐威雄文章提示,不能只把《华文教育呼吁录》当作资料来翻查,应该认识它在华教史上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至于“史话”,李亚遨将1951年教总之前的华教组织简要地爬梳了一遍,让我们看到华教组织远在二十世纪初就已倡议和创设,提醒了华教史研究中常被忽略的一章,同时也寓示了教总并不是忽然横空降世,而是深扎在悠久深厚的文化土壤里,它的出现实有其必然的历史因缘。

欲阅读请点击:纪念馆《通讯》2021.2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