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泰(独中教师、隆雪华堂文教委员)
疫情爆发至今,全球的学校教育都经历过了一场科技化线上教学的洗礼,本来是纸上谈兵的线上教学也因此成为今天大家熟悉的一种教学模式。
长久以来传统学校教育面对面互动教学,所忽略的学生学习效率低弱的问题也在这段时间被凸显,这或许是一个教育改革的契机。
教育部首先要厘清什么是教学的高效率,长久以来社会上对于教育成效的判断是以成绩好坏为标准,这样的思维模式也造成了学校之间的分数竞争关系,只要学生能够在考试获得好成绩,就表示学校办学的优越。
只是这种评比模式让所谓优越的学生除了必须要每个科目都要很厉害,如果学生能够在联课社团活动表现突出,又拥有特定才艺,甚至某个体育项目有一定涉猎的话,更是抢手人才,只是我们忽略了这种所谓优越生其实是社会中的少数。
为了让学生表现优异(或是满足师长期待),长时间的上课、社团活动,塞满课余的补习及补课等做法,一直是大家熟悉的学习模式。校方和老师把所有的课程与内容设计好,学生就只是不断的接受老师的安排,然后完成所有的作业,考取好成绩。至于成绩未能达到师长的标准、学习意愿低落,配合度不高的学生,就是通过各种留堂、补课、见家长、惩罚等方式施压,强迫其配合。
上网课难监督学生
学生自主权在过去的学校教育现场几乎无法展现,直到全球新冠疫情大爆发,学校教育改为线上学习后,学校长期掌控的权力无法展现下才大爆发。过去一年多的居家学习期间,学生选择不参与讨论,不完成作业,无法监督的作业、考试监考工作,甚至只要一句网络线路不好,就直接呈现一种不开镜头、麦克风的挂网状态模式,老师传统在教室的权力无法展现,只要学生不在意,老师什么都做不了。
在居家网络学习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能够吸收和学习的是拥有高度学习意愿的学生,而那些不知为何而学,只因为老师权力压迫下配合的学生几乎全军覆没。这凸显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工作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而过去传统的模式是老师反客为主的架空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抗疫过程,社会开始恢复过去的生活方式,学校复课在即,过去一年多的线上学习经验和所面对的问题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忽略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让学生回到学校,让老师从掌学习主导权,一切打回原形。另一种则是深入思考的反思这一年发生的一切,调整学校教育的模式。
前者是最方便,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做法,很多人都会觉得既然可以恢复常态,我们教育也可以回到过去那种最有效率的模式,只是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未来的人才培训,长远来看就是走回头路。
在疫情前,自主学习、多元评量、素养教育等新的改革方向早已被确认,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这一年多的经验深入反思老师主导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伤害,调整老师们的教学思维,跳脱传统的局限,才能拥有主动权去配合素养教育的改革目标,推动教育的变革。
过去一年多的网络授课学习经验,确实充满各种障碍和困境,这些问题也正好是凸显了当学校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被打破后,当我们的孩子抽离学校的情境后,绝大部分的人就不再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希望未来学校能够正视这个问题,交还学习主导权于学生,才能够培育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刊登于2021年12月6日《南洋商报》A1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