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节特辑专访-国际母语日推动跨族群合作 全民一心捍卫多元母语

【华教节特辑专访】-国际母语日推动跨族群合作 全民一心捍卫多元母语
感谢星洲日报采访与报导
受访者:
林连玉基金署理主席赖兴祥
淡米尔基金会董事乌斯哈菈妮
马来西亚伊斯兰友好协会(IKRAM)教育机构执行总监莫哈末阿敏
全马原住民网络(JOAS)代表峇沙米

刊登于2021年11月21日《星洲日报》A25版/星洲网

报道:李佳憓
摄影:蔡伟传、受访者提供

各族捍卫母语运动在多元的大马社会里并不罕见,但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不平等下,弱势及少数群体依然面临各种压力和消失的威胁,母语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扩大,人们渐渐对失去市场使用价值的语言抱持消极态度。

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GBM)每年筹办国际母语日,邀请国内多个非政府组织合作站在维护多元语言任务的前线,提高母语在各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在国内族群关系时而紧张时而融洽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在维护母语文化的同时,保持跨族群的和谐合作关系?

多种形式促进国民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倡议从2000年起,把每年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在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下,由林连玉基金、淡米尔基金会、马来西亚伊斯兰友好协会(IKRAM)、全马原住民网络(JOAS)以及其他先后加入的各族非政府组织,共同关注和积极参与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迄今推动跨族群的合作已有10年历史,通过工作坊、讲座论坛、各族文化表演、比赛等形式介绍多元母语和文化节庆,促进国民交流。

赖兴祥:走过几许风雨
马有完整华教体系

林连玉基金署理主席赖兴祥强调,各族公民都有使用母语教育的机会,共同建立一个公平、民主和开放的社会。

除了中国港澳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马来西亚是唯一拥有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赖兴祥表示,这有赖于“族魂”林连玉先生和其他华教斗士致力维护华文母语教育,并积极争取要把它列为我国其中一个官方语文。

“华社的母语教育历经许多风雨后,终究还是走过来了,我觉得大马华裔是比较庆幸的,虽然付出很大牺牲,但还是成功让华教有一定的发展。”

华教在马仍面临威胁

随着中国经济体崛起,华文的使用价值与地位日渐受到重视,不少西方国家也开始学习汉语。尽管如此,赖兴祥认为,华文教育的地位在我国仍面临威胁,至今依然有人挑战华淡小不符合宪法,都对捍卫母语人士带来危机感。

他强调,相互尊重是巩固跨族群合作的关键。“因为我们没办法得到官方很大的支持,所以非政府组织必须携手合作,以共同的信仰和目标尝试建立一个更公正的文明社会;国际母语日是我们众多努力之一,把各族人民聚在一起促进团结和理解。”

保留母语3大宗旨

赖兴祥指出,保留母语的重要性主要有3大方面:一、语言是文化和文化遗产的载体,母语消失等同于失去身分认同;二、母语教育是学习的最有效媒介,特别是对语言能力低弱的孩子;三、母语教育对个人的品格塑造、道德和价值观极其重要。

“我们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学和哲学,若放弃母语,将失去这个文化宝库中的所有知识。”

对于不少华裔学生选择不考华文,他表示,虽然学习语言是一种沟通的工具,惟母语教育并非仅以考试为目的,而是对母语进行系统性地学习与流传,是传承价值意识的重要管道。

莫哈末阿敏:加强实用性
马来文需成知识语文

相比他族母语,巫裔的母语——马来语作为国家官方语言的地位稳固,几乎所有大马人都会说国语,在政府落实“巩固国语和加强英语(MBMMBI)”的政策下并不存在消失危机,但其发展之路仍值得反思。

语言不能仅局限于交际功能

马来西亚伊斯兰友好协会教育机构执行总监莫哈末阿敏直言,如果一种语言仅局限于交际功能,它可能会影响语言的发展。

“这也是政府试图让马来文成为知识语文(Bahasa ilmu)的原因,外国人如果要获取更多知识就要学马来文,否则这个语文就只会在我国、汶莱和印尼使用,不会有好的发展。”

他说,一个语文欲寻求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地位就必须成为知识语文,并藉它获取和传递知识,同时成为重要文献,但此事在大马并不算成功。

“如今人们对马来文的需求不再有紧迫性,因为它没有太多的输出和产品,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必要,这是马来文母语的挑战;不像很多人会急着学英文、中文甚至是俄文或日文,因为这些都是知识语言。”

峇沙米:语系太多难传承
原住民母语恐消失

在西马的原住民社区共分为18个族群部落,各自拥有不同的母语体系和生活习俗。但随着原住民部落的人口逐年减少,族群的语言文化很可能在一个世代间消失。

全马原住民网络代表峇沙米表示,由于原住民细分族群的母语太多且相互存在竞争,因此很难选出其中一种来作为原住民的官方语言,或将之纳入正规的母语教育体系中。虽然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已有闪迈族语(Bahasa Semai),但大部分原住民的母语仍无法系统性地传承。

他表示,很多父母都会鼓励孩子从小说马来语,以便在学校容易与他族沟通,特别是靠近城市的原住民社区因为与其他种族交流的机会较多,却渐渐忘了母语。

指政府未重视原住民母语

无奈的是,全马原住民网络在推动原住民母语及文化方面并未得到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峇沙米以个人经验举例,指原住民社区举办的活动都需涉及政府管理的原住民发展局(JAKOA),同时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官方询问,让他感到压力。
“理应帮助我们的当局却对维护原住民权益方面态度消极,没有给予全力支持,我们提交意见或信息时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让我们觉得很无力。”

说母语无需觉得丢脸

峇沙米续说,一些年轻人会因为说母语而感到丢脸,担心自己被社群排除在外。“但这种事情不应该存在!我们应该为母语感到自豪并向他人介绍我们的语言。”

“在吉隆坡经常都会听到外籍移工说巴基斯坦语、孟加拉语和缅甸语等等,外国人都说自己的母语,但我们身为马来西亚人说母语为什么要觉得丢脸?”

他说,母语的保护与传承只能靠各族各自努力,鼓励与家人和孩子讲母语,“当然我们可以学习其他语言,但母语必须是首要的。”

乌斯哈菈妮:淡小入读人数虽降
印裔社会仍积极巩固母语

“淡米尔小学已经从888所学校减至今天的524所,有些学校甚至少于10名学生。”

印裔生多不会说淡语

淡米尔基金会董事乌斯哈菈妮表示,很多就读国民学校的印裔生已经不太会说淡米尔语,加上国内印裔的生育率下降直接影响淡小的入学人数,导致其地位动摇和面临关闭危机。

但她强调,如今印裔社会比以往更大规模地加强和巩固母语的重要性,不少家长也鼓励把孩子送到淡小接受母语教育,惟不太受国家当局重视。

她说,不少印裔认为说英文看起来比较“高级”,但实际上不懂母语的他们更吃亏,亦失去获取更多知识的机会。“当你懂得越多语言、知识和文化,你会变得更强大且丰富,这是一个优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