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基金新领导班子领航 冀促进公民社会跨族群交流

林连玉基金于周日(8月10日)举行第九届董事就职典礼,该组织近七年来稳健发展,至今已有一栋五层半高的纪念馆及一支六百余人的赞助人队伍。

林连玉基金新任董事会成员将在2014年至2017年领航该组织。这是该组织首次在启用不久的纪念馆举行董事就职典礼。

新上任的林连玉基金主席吴建成致辞时指出:“林连玉基金创立于1985年,迟至1995年方注册为非营利公司;2007年以后逐渐扩充规模,奋斗至今终于拥有一个团结而坚强的董事会、一个稳定而有效率的行政团队、一个分布西马各地的联委会体系、一支六百余人的赞助人队伍以及一栋五层半高的纪念馆”。

林连玉纪念馆是在去年底启用,该大楼位于吉隆坡市中心拉惹马哈里拉路(Jalan Maharajalela),内有林连玉文物资料展示中心、活动空间及行政办公室。文物展示中心将在今年底开幕,将展示林连玉先生生平、林连玉和他战友的奋斗事迹,以及那段波澜壮阔的华教运动历史和民主斗争历程。

 

第一排左起:林顺康、姚丽芳、李亚遨、李毅强、沈德和、陈凯希、吴建成、胡万铎、黄明治、谢蔡梧、陈大锦、黄荣庆。 第二排左起:骆清忠、陈雪文、莫泰熙、李万千、戴炳基、林金树、赵聚龙、陈益、洪进兴、李书祯。 第三排左起:郑庭忠、黄振兴、黄保俊、陈金地、莫泽林、王增文、黄泽淞、颜振辉。
第一排左起:林顺康、姚丽芳、李亚遨、李毅强、沈德和、陈凯希、吴建成、胡万铎、黄明治、谢蔡梧、陈大锦、黄荣庆。
第二排左起:骆清忠、陈雪文、莫泰熙、李万千、戴炳基、林金树、赵聚龙、陈益、洪进兴、李书祯。
第三排左起:郑庭忠、黄振兴、黄保俊、陈金地、莫泽林、王增文、黄泽淞、颜振辉。

 开展跨族群合作

吴建成表示,林连玉基金近七年来,在跌宕起伏的社会政治巨变中成长,目睹政治力量的消长,看见社会转型的曙光。但是,乍暖还冬,单元封闭的国家文化教育政策并没有实际的改变。《2013年-2025年教育大蓝图》依旧充斥单元主义的封闭思维,既得利益者变本加厉地玩弄种族政治与宗教情绪。

“华教历来在夹缝中成长,而我国正面对深重的转型危机,因此各华教力量应该团结一致,开展跨族群、跨文化交流,让华教运动融入公民社会的洪流,而非抱残守缺,孤芳自赏。我们谨守母语教育权利之时,应不忘拓展社会联系,与公民社会团体共同追求民主、开放、进步。唯有实现民主,公平的母语教育和多元文化理想才有落实的一天。”

吴建成还特别感谢前任主席杜乾焕博士的贡献,他称,杜乾焕在林连玉基金面对重大困难时毅然接下领导棒子,期间贡献良多,注入新的视野和思维,开拓跨族群的联系,可说是开一时风气之先。

委任五名资深顾问

林连玉基金委任了五名资深华社领袖担任该组织顾问,他们是黄明治、杜乾焕、刘锡通、胡万铎、陈凯希。黄明治、胡万铎、陈凯希三人出席了本次的就职典礼,并担任监誓人。

黄明治勉励林连玉基金同仁积极从事建设华教工作,彼此多协调包容;胡万铎希望大家即使意见不同,也可以透过民主协商来达致共识,全力发展华教;陈凯希则肯定林连玉基金对华教的贡献,并呼吁该组织多开展跨族群工作,以促进公民社会的交流。

林连玉基金董事会共有39人。担任主要职位的有:主席吴建成、署理主席沈德和、副主席李毅强、副主席李亚遨、副主席姚丽芳、副主席陈大锦、副主席刘志文、副主席谢蔡梧、义务秘书林顺康、副义务秘书潘永强、财政黄荣庆、副财政戴炳基、常董庄俊隆、常董陈金地、常董林金树、常董莫泰熙、常董李万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