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会公布第36届得奖者

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会于今日(2023年11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第36届林连玉精神奖得奖者为:

得奖者:已故吴建成
推荐者:赖兴祥及42位独中现任或前校长或副校长
得奖理由:乃我辈中最杰出的华文独中校长之一,不屈不挠推动教育改革,鼓吹人本教育理念,对我国独中教育发展贡献显著。其坚毅不拔的战斗精神,使命感特强,以极大的热忱和惊人的意志力投身各组织之工作,令人激赏。

得奖者:已故莫泰熙
推荐者:董总、雪隆华校董事会联合会、吉兰丹中华独中、峇株吧辖华仁中学、麻坡中化中学、吉隆坡循人中学、芙蓉中华中学、利丰港培华独中、亚罗士打吉华独中、丁钉团队
得奖理由:华教卓越幕僚干将,坚苦建设董总秘书处,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培养教改专业团队,经营组织串连群众,传播华教奋斗事迹,讲好民族教育故事,散播青年接班种子,顶天立地磊落君子。

得奖者:Narayanasamy Kuppusamy
推荐者:马来西亚淡米尔基金会(Tamil Foundation Malaysia)
得奖理由:捍卫及促进淡米尔语文和淡米尔文学校发展,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为坚持母语教育之典范,亦为孜孜不倦的优秀教育前线工作者,至耳顺亦不言休,贡献途径多样,为教育界树立楷模。

得奖者:大山脚福德正神会
推荐者: 大山脚日新独中董事会
得奖理由: 具超过百年历史,以寺庙组织为开端,后正式注册为社团;其职能及角色,扩至公益、教育、文化领域,于创立及发展日新中小学上,厥功至伟。在地方上长期推动文教及节庆活动、资助贫寒子弟升学,关怀年长弱势者,持续奉献,为公认的大山脚社团典范。

林连玉精神奖自1988年设立以来,今年迈入第36届。在这36年以来(包括本届),获奖者共115个个人和团体或单位荣获此奖。
精神奖所设定的表扬对象为“推动民族文化及母语教育有显著贡献者”,考虑范畴包括:(A)组织发展、(B)社会抗争、(C)社区服务、(D)学术贡献、(E)文化建设、以及(F)扶助弱势群体。

今年(2023年)林连玉基金共收到12份林连玉精神奖提名,即3个团体及9名个人。团体其中1个是原住民女性组织、1个文化宗教组织及1个技能组织。个人则包括1名友族及3名已故人士;9人主要来自教育界,但身份各异,扮演不同角色,当中有书法导师、退休校长、前华教组织幕僚、高校校务顾问、企业家、学校前董事长、商人、退休师训讲师、草根华教工作者等。12个个人或团体都来自西马,此届的遗憾是没有来自东马的提名;以区域分类而言,其中雪隆4个,槟城3个,柔佛、森美兰、霹雳,各1个,还有2个是半岛组织。

今年疫情刚过,不影响提名,反应实属不错,但多在截止前一周内提名,希望来年大家及早行动。遴选委员会经过慎重讨论、反复思考后,根据简章之规定,选出上述得奖者。

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会恭贺所有得奖者及他们的家属,并感谢所有提名人支持这项表扬活动。根据林连玉精神奖简章,没有获选者来年仍可再尝试申请。被提名者之中不乏表现优异者,今年落选不意味来年没机会中选。毕竟,回归初心,林连玉精神奖的设立是希望我们在维护与发展民族文化及母语教育的路上能够提高士气,互相鼓舞、互相扶持。能获被提名已经不容易,就表示他们的贡献已经被注意到了。

林连玉基金在此诚邀各界人士出席第36届林连玉精神奖颁奖典礼,共襄盛会。
2023年华教节系列活动详情可浏览:https://llgcultural.com/28262

今日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包括主任兼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副主任兼元生基金会执行长陈亚才,以及委员林连玉基金义务秘书李亚遨。
其他未克出席的委员包括林连玉基金董事潘永强、雪隆福建会馆总务戴炳基、拉曼大学校长尤芳达,及大马海星公益平台主席郑秉吉。

推荐单位出席嘉宾则有董总副主席杨应俊、丁钉团队理事张济作、前林连玉基金署理主席赖兴祥、前金宝培元独立中学校长胡苏安、华教同道林嘉年、大山脚日新独中董事长拿督斯里杨云贵、副总务准拿督杨筌贵、国英文书蔡伟彬律师、马来西亚淡米尔基金会主席Elanjelian Venugopal、理事Thiraviam Maruthai及Tamilchelvi Manickam。
现场亦有不少中文报记者,以及淡米尔报纸前线采访员。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