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董事、团体会员与个人会员,大家下午好。我谨代表林连玉基金全体同仁,感谢各位同道不辞劳苦远道而来,拨冗出席2018年林连玉基金常年会员大会。
2018年,对全国人民而言是充满希望的一年,马来西亚迎接了独立60年来首次政党轮替。林连玉基金作为公民团体,成立至今已有33年,历来一直在民主化运动的前线,积极推动建设公民社会。因此,我們乐见政权轮替,并期许新政府实践竞选承诺,大刀阔斧进行政经文教的体制改革,打造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社会。
面对威权政治体制的瓦解,林连玉基金的首要任务即平反林连玉。林连玉先生在建国之初,鼓吹爱国思想,却被当政者污蔑为煽动种族情绪的种族主义者。有鉴于此,我们坚决要求当局纠正历史的错误,恢复林连玉的公民权。自2011年起,林连玉基金推动平反林连玉运动,向政府提出两项要求:一、恢复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二、制定教育平等法,公平对待母语教育。在二次重建国家的此时此刻,我们吁请新政府正视歪曲史观对建国功臣的污蔑,为林连玉先生平反,肯定他的爱国思想,并承认他对建国的重大贡献。
为打造共存共荣的多元族群社会,林连玉基金促请新政府恢复1957年教育法令精神,重新制定一个多元开放、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的政策。林连玉基金近年主催并参与出版了多项政策研究与学术专书,包括《改革国民教育:教育大蓝图的评析与建议》、《Feedback and Recommend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Blueprint 2015-2025 》与《挑战与革新——2014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等,积极与国家对话,提出务实的改革方向。其中,这些研究都明确指出,单元主义政策戕害多元文化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我们认为,1957年教育法令乃独立建国时期,各民族代表协商的共识,是较能符合宪法152条精神,符合各民族母语教育需求,符合全面发展人才、各族和谐共处与国家福利的教育法令,适合作为改革教育的指导方针。《1957 年教育法令》第 3 条文明确阐明:“联合邦教育政策旨在建立一个为全体人民所能接受的国家教育制度,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能促进他们的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以马来语为本邦国语,同时维护和扶持非马来语文及文化的发展。”紧接的第4条文阐述,推行此法令的基本原则为在不违反联邦教育政策、提供有效教学媒介语及避免不合理使用公款的条件下,孩子的教育应遵循家长的意愿。
建国以来,国家按族群分配教育资源,引起争议不断,不但不利于国民团结,更形成以族群为界线的文化藩篱与压迫。我们呼吁,新政府应立即摒弃单元主义的族群政策,珍惜与尊重多元族群社会的多语言文化资产,公平平等对待多源流教育体系。新政府应尽快落实竞选宣言中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的承诺,永续发展母语教育,平等对待母语教育体系与官方教育体系,将华文小学与华文中学正常接轨,并导入国内公共政府机关、国立大专院校,方能促进不分种族共存共荣的团结信念,创造多采多姿的多元文化社会。
独立一甲子,在巫统史观支配底下,非马来人的民间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日渐凋敝。为对抗偏颇不公的文化政策,自2013年起,林连玉纪念馆启用以来,陆续展开民间自办的文献保护计划 、图书文献保护及修复工作坊、图书馆档案数码化计划等,并举办文物保存与修复的讲座,向大众推广文化资产保存的观念。秉持着 “抢救历史,保根护脉”的精神,林连玉基金今年将发起“文化资产保存基金”,旨在鼓吹保存历史文化的醒觉运动,呼吁民间自主抢救“小写的”在地历史,对抗具有单一族群支配性、边缘化少数族群的“大写的”官方史观。我们认为,透过筹募“文化资产保存基金”,将可以林连玉纪念馆为中心,向外输出物力、财力、技术与知识,鼓励与支援国内日渐蓬勃发展的在地历史文物馆。这些文物馆不仅是为保存与展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也将会是历史教育的最佳场所。文物馆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明象征,其重要意义在于凝聚地方社群意识,为被禁声的人、事、物存证与发声,作为一种对族群霸权的挑战、对单一论述的补足。
最后,我再一次呼吁当局即刻平反林连玉,并吁请全国华社上下同心响应与支持筹募“文化资产保存基金”,动员与串联各地社群广设文物馆、纪念馆、校史馆,有系统地收集及保藏历史文献文物,共同维护与保存族群的历史记忆,传递“抢救历史,保根护脉”的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