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专书向非华社介绍林连玉 柯嘉逊吁争取恢复族魂公民权

担任教总主席的林连玉,因为领导华教运动反对国阵政府的单语教育政策,因此在1961年8月12日被内政部取消公民权,结果无法继续执教和参与华教运动。他在1985年去世时也无法恢复公民权。

少数社群公民权利的象征

lim lian geok book launching 310710 panelists柯嘉逊(左图中)希望,每个政党、华团和民间团体都能参与这个运动,并且在第13届大选列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他解释,恢复林连玉的公民权并非只是要还他一个公道,同时也因为他是少数社群公民权利的象征。

“自从林连玉於60年代遭剥夺公民权后,许多问题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其中一个於他较有关系的课题就是教育,包括华小和淡小。”

“当时全国共有1350所华小和888淡小,但是现在却只剩下1284间华小和580间淡小。”

他指出,华社民权课题多届大选来都会是大选的重要议题,但是随着诉求事件发生后,许多华团都变得政治中立,不再公开提出诉求,因此他希望这项课题能在下届大选重新获得关注。

他要求所有政党特别是民联必须於来届大选作出具体的承诺,包括他们是否会恢复林连玉的公民权、增建多少华小和淡小等问题。

出席者几乎清一色是华裔

今早於隆雪华堂举行推介礼的《林连玉—大马华人族魂》,是林连玉基金第一本英文书,旨在向其它族群介绍林连玉先生,提升其它公民团体对华教运动的认识。

此书由李亚遨策划,杨培根律师翻译,最后由柯嘉逊编辑。

除了林连玉基金主席杜乾焕 与 隆雪华堂会长陈友信主持推介礼之外,林连玉基金今早也邀请三大种族主讲人发表演讲,他们分别是柯嘉逊、政策研究中心总监卡立惹法(Khalid Jaafar),以及淡米尔教育活跃分子阿鲁慕甘(K Arumugam)。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今天出席的推介礼的民众几乎清一色是华人和华文媒体记者,显示华教活动仍然走不出华社的框框。

卡立:应先出版马来文版

khalid jaafar ikd sues um 180805 speaking卡立和阿鲁慕甘在演讲中都对林连玉赞誉有加,同时也希望这本新著能进一步出版马来文版和淡米尔文版。

卡立(右图)就认为,林连玉基金会其实应该更优先出版马来文版,让马来社会认识林连玉。

“我认为马来文版的翻译工作非常重要,甚至比英文版更重要,因为林连玉所面对的遭遇,除了是因为当时联盟政府高压政策所造成,也是因为两股语文民族主义力量——华文和马来文之间没有交流。”

他透露,本身是到了一年前於林连玉基金会办公室出席赵明福悼念活动时,才有机会认识这名华人族魂。

马来民族主义不符多元国情

卡立也批判,我国目前奉行的马来民族主义已经不符合我国多元种族的国情,认为应该转为奉行“世界主义”(cosmopolitan)。

他认为,国人应该学习3到4种语言。其中,马来人所学习的第2个语言应该是华语,除了因为我国有许多华人外,也是因为中国经济力量在国际上日愈崛起,因此马来人有必要作出准备,以吸取来自中国的资讯和知识。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拖欠林连玉一个恩情,因为他建立基础的人。”

他表示,“世界主义”原本就是本地思想的一部分,因为历史上多个文明包括布江谷(Lembah Bujang)、室利佛逝( Srivijaya )和马六甲王朝都是位于海边的经商港口,一直都接待外来者,就连马来英雄汉都亚也被指能掌握多达18种语言。

“如果那时就有一个教育制度,它肯定不会是马来民族主义,在拉萨和拉曼达立教育报告所建议的单一语言制度。”

阿鲁称赞“母语教育之父”

阿鲁慕甘则表示,他准备翻译这本著作为淡米尔文版本,并改名为“林连玉—大马华人族魂和母语教育之父”。

他称赞,林连玉具有前瞻性,早在50年前就认为我国作为多元种族社会,不应该强制各种族放弃本身的文化和语言,去接受单一文化和语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