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联合文告】双溪沙叻淡小应获得所承诺校地

日期:2010723 

林连玉基金与淡米尔文基金联合文告

双溪淡小应获得所承诺校地 

林连玉基金与淡米尔文基金对芦骨区教育局意图瓜分双溪沙叻淡小(SJKT Sungai Salak)的六英亩校地感到震惊。这所淡小在2009年10月峇眼槟榔补选中获拨土地,但在补选过后,既收到区教育局来函通知家教协会,教育部将使用其中三英亩土地。

政府有责任落实所有选举承诺,这显然违背诺言。我们认为这是明目张胆的欺骗,以在补选中争取选票。家教协会声称,他们在寻求首相纳吉助理的协助后既获得土地。我们促请首相对此作出解释。

2002年,当双溪沙叻园丘公司停止操作,坐落在园丘内的双溪沙叻淡小也随之关闭。因为政府无法提供任何替代地点,这所淡小被逼从2002年至2007年暂时寄宿在附近的春泉镇淡小(SJKT Springhill)。到了2007年,由于学校空间的限制,该校被逼第二次搬迁。由于担心学校将被永远关闭,立场坚定的家教协会获得教育部的批准,使用芦骨镇的一栋店屋充当学校,直到州政府提供校地。淡米尔文基金协助这所淡小筹募店屋装修费用,家教协会也向公众筹款以支付租金和其它日常运作费用。

峇眼槟榔补选中,国阵领袖公开承诺双溪沙叻淡小将获得一所新学校和六英亩校地。在当时,这是淡米尔文日报的头条新闻,而国阵的竞选运动焦点在能为该淡小提供校地。补选后,家教协会被告知,这片六英亩的土地实际上取自之前拨给马来士兵营淡小(SJKT Kem Askar Melayu)的校地。

令人遗憾的,马来士兵营淡小失去原先取得的六英亩土地,双溪沙叻淡小被承诺的六英亩校地却变成三英亩。为印裔社会贫穷孩子提供教育的淡小为何受到如此对待,政府并没给予充分解释。实际上,两所学校都应享有政府拨出的土地,这不是二选一的两难题。

我们认为,这是最不负责任的执行教育方式,母语学校虽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但却自独立以来一直面对歧视。政府拒绝提供全津贴导致母语学校的设备差强人意,学生被逼在不舒适的环境上课。显然的,孩童获得平等教育资源的权利已被剥夺。

政府必须在建校、提供硬体设施和合格师资方面公平分配教育拨款,对国民学校和国民型学校的财政拨款也必须平均分配。无论学校坐落在政府土地还是私人土地,“全津”和“半津”的区分是违宪和具歧视性的。若首相真诚捍卫“一个大马”和“人民优先”的精神,他必须废除这个措施。若政府继续歧视母语学校及视之为继子,一个大马的口号仍然只是空谈。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也促请政府加速建造2008年大选所承诺的新华小,特别是敦陈修信华小。布特拉高原居民曾在2009年1月向教育部提呈一份一千二百人联署的诉求,要求尽快建造该华小,但教育部对此充耳不闻,我们对此深表遗憾。

杜乾焕博士 

林连玉基金主席

 

K.阿鲁姆甘 

淡米尔基金顾问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