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文告】华联二校应站稳立场,矛头对外争平等待遇

针对赞助人大会通过太平华联二校转为全津学校,导致董事长林炳栋即刻宣布辞职,林连玉基金表示遗憾。

华联二校不愿意当“教育部继子”,这是全国八百多间“半津贴”华小的心声。父母为孩子选择就读国小、华小或淡小不能成为被歧视的理由,教育部不能以校地非政府所有剥夺孩子享有平等教育资源的人权,推卸建校和发展学校的责任。这严重违反联邦宪法第八条 “所有人在法律前一律平等及有权获得法律的平等保障”。

我们完全理解,华联二校希望转为全津贴华小的愿望。但保留校地主权是华教运动多年来的共识,因为校产是董事部唯一能制衡政府轻易把华校变质的手段。一旦校地转让给中央 政府,难保他日政府不会以发展为由把华校从该地连根拔起。这是华教运动长期与单元主义教育政策斗争所累积的经验。我们必须 居安思危。

把校地献给政府,转为全津学校不表示就能获得 平等对待。许多全津华小还是被逼向外筹款以发展学校,转为全津华小并不能改变政府歧视母语学校的事实。学校提供教育,为国家培育人才,政府理应鼓励与全力资助,而非百般刁难,政府对待母语学校的不公措施难以服众。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表示,“至于要从政府资助学校(半津)转为政府学校(全津),校产则要交给教育部,这个可以提出申请”,我们深感不满。副部长的言论实际上承认教育部存在 制度化歧视,以及母语学校是“教育部继子”的事实。我们要提醒魏家祥副部长,即使教育法令也没有“全津”与“半津”的规定,他 应该主动争取教育部改变长期以来对所谓“半津”学校的歧视政策,为华小和淡小争取公平的待遇。

林连玉基金全力支持董教总的立场,吁 请华联二校赞助人和董事会顾全大局,站稳立场,矛头一致对外,配合董教总向政府全力争取废除违宪和歧视性的条文。我们也支持董教总通过法律途径控诉政府,提升华教群众的醒觉,协助华联二校及其它面对同样困境的母语学校。

杜乾焕博士

林连玉基金主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