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华教议题的误区

509之后,华教还存在困境吗?

    截至目前为止,每当媒体舆论论及华教课题时,普遍总是存在着两个误区:第一,以纳吉为首的国阵政权下台了,希望联盟替换执政后一切将会逐渐美好起来;第二,以为华教就是华社教育,忘了华教也是马来西亚教育领域的一部分。

第一个误区当下已看到其结果,马哈迪还是马哈迪,还是捍卫着马来民族主义的那一位。从最近不签《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到静静看待伊斯兰党和巫统促成的反《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集会,一再说明他的马来民族优先倾向。马哈迪高龄出来竞选,是因为他在意纳吉领导下的巫统已不能执行马来民族主义议程,腐败侵蚀了巫统,违背初衷,失去了道德制高点。509大选之后要如何重建和执行马来民族主义议程,才是他关心所在。在他而言,只要处在权力中心,资源不是问题,教育才是关键。因此不难理解最初马哈迪为何提出兼任教育部长,即便后来不能如愿以偿,但教育部长之位依然由土团党所占据,其前提是确保马来国族中心主义议程持续下去。

    第二个误区是结构性认知问题。从独立之后,华文小学被编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学则分为国民型中学和独立中学。前者被编入国民教育体系,后者顺应市场,任其浮沉。1970年代的独中复兴运动,1980年代至1990年代董教总的华教运动,让独中各自稳守岗位。1996年的教育法令之后,马来西亚的教育领域开放,私人资本进入教育市场,反而把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开拓的更广。私立学校以及后来盛行的国际学校,反而容许国民教育体系以外的不同系统存在,让家长在市场中有更多选项,同时也让马来西亚的教育系统更形复杂化。

    笔者所指的华教不仅仅是华社的教育,意思是华教同时也是市场的一部分,也是这个多元文化社会生态的一部分。把这个现实撇开,纯粹谈华教的生存问题,并不切实际。

    譬如为何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华小,不送去国小?当下又为何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而不送去独中或是国中?这显然是家长作为消费人的理性选择问题,同时也是家长认同的问题。然而处在更大的层面来谈,譬如提起独中统考文凭是否应该受到国家承认时,答案大都是正面:应该!可是若让华社思考国家是否也应该认同同样不在国民教育系统的宗教学校文凭受到承认?恐怕华社未必能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多元共存的观念。

我们一直无法跳脱华人本位主义。我们忘了华教与其他不同教育系统是共生关系,同时也是竞争关系。明此乎,再回头看看当下希盟政府在教育部长马智礼主持下的教育政策和事务,也就不难理解他的局限和角色。小事如最初提出所有国民学校于2019年即要更换黑鞋子一事,忘了一项小政策的推动,都会牵扯到庞大业者供需和利益问题。大者如教育如何公平拨款?为何MARA教育系统依然获得可以如此庞大资源?相对同样也是在国民教育体系的华小和淡小则未获相等的资源待遇?国民教育是否该重新整顿?高等教育基金(PTPTN)如何善后等等一连串结构性问题。我们不能全然寄望于马智礼的作为。509选举之后我们曾经乐观过,现在该是时候转向更为慎重的思考。

    以上两个误区,仅仅只是说明509选举确实创造了新的格局——结束六十余年来巫统一党独大的局面,缔造权威政治体系下和平转移政权的范例——然而这仅仅只是起点。因为从社会、经济、文化,到国家层面,层层叠叠,庞杂纠结。因而过于简单化思考华教问题,只会变成非黑即白的是非题,解决不了问题根本。其次也勿过于寄望一位政治老人的改革,反而华教团体应当更为谨慎地重新研究和评估当下的一切,重新定义华教困境。

《当今大马》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