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领导学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教育社会学者的研究从早期柯夫曼倾向于否定性的看法,逐步转移至肯定性论点。如投入――产出理论、教育机会均等理论、社会规范理论等,证明校长的领导对学校改革具有深入的影响。
我曾以马来西亚61所独立中学为对象,进行量化和质性研究。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描述校长领导学校改革作用于学校七个维度的实际情形,并与前人的研究对比,不仅得到趋同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了校长领导学校改革的素质教育价值,以及校长领导的影响力直接作用于学生。我试图建构校长领导学校改革“领导七个维度”模式,作为研究校长领导的入门。
校长领导学校改革是特指校长为领导和改革的主体。校长领导学校改革作用于策略领导、教育领导、教学领导、人际领导、结构领导、组织领导、文化领导七个维度。
学校改革在宏观层面充满了复杂性。学校改革有不少矛盾性议题,如学校改革的目的是创造多元以抵御市场化、全球化和国家化。在对独中学校改革的研究中,独中提倡三种语文的学习,鼓励跨越族群的交流,以因应这些矛盾,为文化融合创造条件,构成独中教育价值之一。我们必须重塑独中教育,发现独中的全人教育价值、科技人文价值、多元文化价值,为国家承认独中提供了学术性的理由。而独中教育的价值能塑造国家的多元化。
相对于校长领导学校改革七维度,一般的研究者较常强调校长的单一领导角色,如管理者角色或教学领导;然而,独中校长领导学校改革却倾向于多种领导型态并存,以面对不同阶段的改革需求,这符合教育社会学者所主张的学校改革是动态和连续性的过程取向。
在强调校长领导角色的主体责任之同时,并不排除教师参与领导或协同领导。教师的主体性在于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的效能。至于构成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角色在领导中的作用,也应该提高“学生主体”成为学校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但在中等教育阶段,“学生主体”的概念还在形塑中,学生在学校改革中还是在边缘的地位。
校长领导学校改革的意义是回归教育。中等教育还是必须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独中无论是处于哪一发展阶段,却是一贯地推行“六育并重”,这个教育目标从来没有从独中教育体系中剔除。国家在政府中学所推行的教育是工具性目的,是以2020年国家迈入工业化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为导向。独中学校改革能补国家教育之缺失,为国家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亚太区域的学校改革,校长的管理角色是服务于学校效能,效能表现又多集中于可见的成绩表现。在马来西亚,独中校长领导学校改革是以全人概念的素质教育为依归。
基于独中的教育理念能为国家迈入2020年工业化社会作出的贡献,塑造国家多元文化特色,我认为独中发展过程中,校长时刻必须记取要促成政府政策的改变,敦促政府放弃国家教育政策和1996年教育法令中的单元化思想,以宪法153条允许各族自由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化为依据,贯彻文化多元化和民主化教育政策,从而立法承认独中的办学自主权、独立性和生存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