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和很多同学一样,就读华小的我就生活在狭窄的课室,生活只有考试、读书、考试、读书。那时候的我们,不会想得太多,老师说不能大声嚷嚷,我们就安静,老师说罚站,我们也不敢问原因。
就这样,6年的小学教育结束后,我们踏入了中学。不一样的面孔,带着一样的体制继续前进,老师说一,我们不能说二,答案永远只有对错,没有讨论。偶尔来一两个“有志青年”当任老师,会努力地激发我们思考,只是黑白分明的小脑袋瓜,似乎只懂得课本上照本宣科的文字,不懂得说明其中的道理原因。反正,“背多分”就能顺利升级,谁管他的什么原因。就这样,我们在自我没有醒觉的情况,慢慢成长,在自我没有提升的情况,慢慢踏入大专的门槛。
来到了,新院,学生运动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只会在偶像剧及漫画才会看到的字眼。那时候很单纯,不知道学生为什么要搞民主,不知道什么是自身的权益,更不知道家长式地“被管”有什么不好。
我们都是体制里的小蚂蚁
只是,时间一点一点的前进,知识一点一点地进入脑袋,才发觉被人限制生活的难受。就比如说宿舍的12点门禁已经实行多年,只是以前常和有人出外听讲座,遇上电车的迟到误点,心情可说是心急如焚。心里在盘算着:“不如就不回去宿舍,在外头咖啡厅过夜好不?”,只是想到如此一来,更加危险,也就只能赶上门禁,又或是过了门禁,依然硬着头皮回到学院。面对被扣分的窘境,心中除了焦虑,依然只是不解,不了解条例的设计为何没有学生的参与,不了解制度的设计只有院方的说明和制定。
后来,遇上更多事,比如工读费廉价,宿舍内的偷窃案猖獗,才渐渐了解,民主这个词汇真正的用意在于,让民众当家作主,参与政策的制定与协商。一页一页地翻着前人留下的资料与历史,明白学生有义务为自己的事情采取行动,更要对社会里不公义的事情发生。很多时候,我们都像一只被政商束缚的小小蚂蚁,只可以在这个环境中寻找空间呼吸,呼吸那股民主的空气,呼吸那股自由平等的气息。
我们为生活而努力
只是,为了拒绝这种大家长式的校园气氛,我们站在前线与院方商讨校园的发展政策。面对院方的刁难与同学们的冷漠,我们会气馁;面对自己论述的不足,我们会生气;甚至面对当下被高教贷款压迫,成为新贫族的窘境,我们也坚决地反对。在学习中,我们渐渐成长,在磋商中,我们努力阅读;在窘境中,我们不停地努力求生活。
我们要的只是安乐的生活,决定的权利,还有拒绝无情的压迫与主宰。在这之中,也许我们90后没有了当年学生运动的激情与狂热,只是我们多了一份努力与耐性,然后我们一步一步地从模糊中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学习知识,学习思考。
当然,改变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脚,成为我们跃进最强的支柱,然后这将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人民当家作主,拒绝压迫的旗帜。
《当今大马》